促织文言文第一段反应什么(《促织》文言现象)
1.《促织》 文言现象
《促织》文言知识点的归纳 1、通假字(1)昂其直 “直”通“值”价值、价格(2)手裁举 “裁”通“才”刚刚(3)而翁归 “而”通“尔”(一说)你(的)(4)尺有咫 “有”通“又”(5)翼日进宰 “ 翼”通”“翌”明(天)2、古今异义:两股间脓血流离 股,(古)大腿 (今)屁股 儿涕而去 涕,(古)眼泪 (今)鼻涕久不售 售,(古) 卖物出手、科举考试 亦无售者 售,(古)买 (今) 卖败堵丛草 堵,(古)墙 (今)堵塞 宰严限追比 宰,(古)县令 主管、(今)主持或杀抢乎欲绝 抢,(古)碰撞 (今)抢夺、争夺径造庐访成 造,(古)拜访、到(今)制造无毫发爽 爽,(古)差错(今)爽朗、爽快操童子业 童子,(古)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今)小孩子3.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状语 岁征民间 每年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早出暮归 早上、晚上取儿藁葬 用草席日与子弟角 每天力叮不释 用力民日贴妇卖儿 天天(一年到头)名词活用为动词试使斗而才,显示才能旬余,杖至百,打板子大喜,笼归,用笼子装上于盆而养之,(恭敬地)放自名“蟹壳青”,取名细疏其能, 呈报,陈说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下诏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高头骏马仙及鸡犬 , 成仙 形容词作名词成述其异,非凡本领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昂其值 抬高、使……高而心目耳力俱穷 用尽而高其直 抬高、使……高不如拼搏一笑 使……笑近抚之 走近、靠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成然之 认为……对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差益奇之 以……奇特 动词的使动用法辄倾数家之产 使……完(搞光、倾覆)4.特殊句式(未完整)判断句 如“此物故非西产”、“非字而画”被动句 如“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薄产累尽”、“杖至百”、“虫尽靡”定语后置句 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介词结构后置 如“掭以尖草”“覆之以掌”省略句 如“试使(之)斗而才”、“以(之)塞官责”、“假此科敛(于)丁口”、“又试之(以)鸡”先这些(不是很全)。顺便问一下,楼主,一词多义你还要吗?。
2.翻释全文<促织>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
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原文: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古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服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译文: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
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
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一直没有找到。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
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复去只想自杀。 原文: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译文: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
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
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
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褥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象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
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象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哈蟆,就好象要跳起来的样子。
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原文: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遂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译文: 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想象。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
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象鱼鳞似的排列着,真象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象在找一根针和一粒小芥菜子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哈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
他便跟着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叭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
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
3.急用《促织一文的文言知识归纳急用!促织》一文的文言知识归纳. 爱
你是高中生吧,这篇文章我刚刚学完- - 《促织》文言文整理 (一) 通假字 (1)手裁举 通“才” (2)昂其直 通“值” (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4)而高其直 通“值” (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 (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 (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二)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 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 (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 每天 (6)力叮不释 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 每天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 (3)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 装、放置 (5)儿涕而去 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 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 穿着皮衣 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受穷 变富 (12)仙及鸡犬 成仙 使动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 意动用法 (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 (3)益奇之 认为…奇特 词类活用(其它) 薄产累尽 形作动,赔尽 近抚之 形作动,靠近 蟹白栗黄 形作名,白肉 黄粉 成述其异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 啼告母 动词作状语 同义复词(同义连用) (1)里胥猾黠 狡猾 (2)死何裨益 益处 (3)填塞门户 充满 门口 (4)唇吻翕辟 嘴唇 (5)急逐趁之 追赶 (6)虫跃掷径出 跳跃 (7)不复聊赖 依赖、寄托 (8)自增惭怍 惭愧 (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 停止 (10)僵卧长愁 向后倒下,躺 (11)百计营谋不得脱 谋求 一词多义 责 (1)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 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 责罚 靡 (1)靡计不施 无,没有 (2)虫尽靡 败退 顾 (1)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 (2)徘徊四顾 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 发 (1)窃发盆 打开 (2)探石发穴 掏 (3)无毫发爽 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售 (1)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 买 岁 (1)岁征民间 每年 (2)成有子九岁 年龄 (3)不终岁 年 故 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 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 令 令以责之里正 县令 急解令休止 使,让 上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上级 上于盆而养之 放置 益 死何裨益 好处 成益愕 更加 掷 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 虫跃掷径出 腾跃 异 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 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 过 裘马过世家 超过 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 强 乃强起扶杖 勉强 少年固强之 迫使 中 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 中绘殿阁 当中 然 然睹促织 然而 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 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俄见小虫跃起 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 随即,跟着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一会儿 (4)斯须就毙 一会儿。
(5)未几,成归 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 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 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 吃一顿饭的工夫 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3)省略句 又试之鸡。
4.《促织》的文言知识疏理
《促织》文言文整理(一) 通假字(1)手裁举 通“才”(2)昂其直 通“值”(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4)而高其直 通“值”(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二)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1)岁征民间 每年(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5)日与子弟角 每天(6)力叮不释 用力(7)民日贴妇卖儿 一天天地名词活用作动词(1)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3)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4)上于盆而养之 装、放置(5)儿涕而去 流着泪(6)自名“蟹壳青” 命名名词活用作动词(7)细疏其能 陈述(8)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9)裘马扬扬 穿着皮衣 骑着马(10)仙及鸡犬 成仙使动用法(1)昂其直 使…高,抬高(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意动用法(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3)益奇之 认为…奇特词类活用(其它)薄产累尽 形作动,赔尽近抚之 形作动,靠近蟹白栗黄 形作名,白肉 黄粉成述其异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啼告母 动词作状语同义复词(同义连用)(1)里胥猾黠 狡猾(2)死何裨益 益处(3)填塞门户 充满 门口(4)唇吻翕辟 嘴唇(5)急逐趁之 追赶(6)虫跃掷径出 跳跃(7)不复聊赖 依赖、寄托(8)自增惭怍 惭愧(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 停止(10)僵卧长愁 向后倒下,躺(11)百计营谋不得脱 谋求一词多义责(1)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2)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3)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4)以塞官责 责任, 差使(5)受扑责时 责罚靡(1)靡计不施 无,没有(2)虫尽靡 败退顾(1)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2)徘徊四顾 看,环视(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发(1)窃发盆 打开(2)探石发穴 掏(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售(1)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 买岁(1)岁征民间 每年(2)成有子九岁 年龄(3)不终岁 年故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令令以责之里正 县令急解令休止 使,让上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上级上于盆而养之 放置益死何裨益 好处成益愕 更加掷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虫跃掷径出 腾跃异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过裘马过世家 超过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强乃强起扶杖 勉强少年固强之 迫使中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中绘殿阁 当中然然睹促织 然而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1)俄见小虫跃起 不久,一会儿(2)旋见鸡伸颈摆扑 随即,跟着(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一会儿(4)斯须就毙 一会儿。
(5)未几,成归 没多久(6)无何,宰以卓异闻 没多久(7)既而得尸于井 不久,随后(8)食顷,帘动 吃一顿饭的工夫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2)被动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3)省略句又试之鸡。
5.求一切有关《促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我都没学~~~啥米东东来的?? 《促织》文言文整理 (一) 通假字 (1)手裁举 通“才” (2)昂其直 通“值” (3)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4)而高其直 通“值” (5)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 (6)翼日进宰 通“翌” 次于当天、当年 (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二)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 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 (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 每天 (6)力叮不释 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 每天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 (3)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 装、放置 (5)儿涕而去 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7)细疏其能 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 穿着皮衣 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受穷 变富 (12)仙及鸡犬 成仙 使动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 意动用法 (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 (3)益奇之 认为…奇特 词类活用(其它) 薄产累尽 形作动,赔尽 近抚之 形作动,靠近 蟹白栗黄 形作名,白肉 黄粉 成述其异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 啼告母 动词作状语 同义复词(同义连用) (1)里胥猾黠 狡猾 (2)死何裨益 益处 (3)填塞门户 充满 门口 (4)唇吻翕辟 嘴唇 (5)急逐趁之 追赶 (6)虫跃掷径出 跳跃 (7)不复聊赖 依赖、寄托 (8)自增惭怍 惭愧 (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 停止 (10)僵卧长愁 向后倒下,躺 (11)百计营谋不得脱 谋求 一词多义 责 (1)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 责任, 差使 (5)受扑责时 责罚 靡 (1)靡计不施 无,没有 (2)虫尽靡 败退 顾 (1)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 (2)徘徊四顾 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 发 (1)窃发盆 打开 (2)探石发穴 掏 (3)无毫发爽 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售 (1)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 买 岁 (1)岁征民间 每年 (2)成有子九岁 年龄 (3)不终岁 年 故 (1)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 (2)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 令 (1)令以责之里正 县令 (2)急解令休止 使,让 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上级 (2)上于盆而养之 放置 益 (1)死何裨益 好处 (2)成益愕 更加 掷 (1)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 (2)虫跃掷径出 腾跃 异 (1)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 (2)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 过 (1)裘马过世家 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 强 (1)乃强起扶杖 勉强 (2)少年固强之 迫使 中 (1)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 当中 然 (1)然睹促织 然而 (2)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 (3)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俄见小虫跃起 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 随即,跟着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一会儿 (4)斯须就毙 一会儿。
(5)未几,成归 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 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 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 吃一顿饭的工夫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3)省略句 又试之鸡 本文是《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黑暗现实的篇章之一。作品是以斗促织的宫廷嬉戏作为引线,由于宫廷的倡导,而形成地方上的按期征收的“定例”。
这对百姓是灾难,而对封建官僚却是“媚上取宠”、受赏升迁的好时机。可见由上而下的封建官僚体制是造成民不堪命的根源。
作品所揭露的正是作者所处的黑暗现实,但作者对此采取了曲笔,开头即指明故事发生年代为明代“宣德间”,这样既可以放开去写,又可以避开“文网”的迫害,这也是“借古讽今”的一种笔法。 作者通过曲折变化的情节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例如小说的第1段,以极精练的笔触对封建官僚机构的面貌作了勾勒:“宫中尚促织之戏”这是“祸根”,而县令、里胥这些下属和爪牙趁机搜刮,连不务正业的“游侠儿”也来推波助澜,其结果是善良百姓倾家荡产。
这一段是一幅黑暗现实的较完整的画面。 然后又将这一画面通过成名一家悲惨而曲折的遭遇加以展开。
成名一家的苦难对整个封建社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成名一家的悲剧是深刻的,正是由于成名的质朴、善良而被“报充里正役”,这样就引来更大的灾祸,不仅“薄产累尽”,而且屡受杖责,被逼得“惟思自尽”。
费尽苦心得到一头能够“塞责”的促织,又被儿子误毙,以致儿子投井,骨肉分离,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直到成子僵卧岁余,魂化促织,历经险厄,才从灾难中拯救了全家,于是因祸而得福。这种“化魂”的情节,只是寄托美好愿望——所谓“天酬长厚者”的艺术虚构,除增强悲剧的深刻性之外,这并不能说明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因此,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鞭挞官僚体制是本文的特点与基调。至于结局部分的“宰悦免战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抚军亦厚赉成”等等,这是因为他们“并受促织恩荫”,并非。
6.《促织》文言文整理
、成骇立惊呼(动词“骇”与“惊”分别作动词“立”、“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害怕地;惊讶地”) 21、逐逼之(动词“逐”作动词“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追赶着”) 22、杖至百(名词“杖”带补语“至百”,用作动词,意为“挨打板子”) (这么多够不?不够我再发……)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3 、久不售 售, 古义:考取 今义:买 4、天出右者 右, 古义:在上,古代以右为尊 今义:右,与左相对 5、户口:①古义:老百姓。
②今义:户籍。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 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 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 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 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
7.课文“促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是《聊斋志异》中深刻揭露黑暗现实的篇章之一。
作者采用了曲笔的写法,开头批明故事发生年代为明代“宣德间”,既可放开写,又可避开“文字狱”。而所写的正是清代封建社会腐败黑暗的现实:宫廷荒淫,官僚媚上献宠,为受赏升迁,借机搜刮民脂民膏,结果老百姓倾家荡产。
从而揭示出由上而下的封建官僚体制是造成民不堪命的根源。小说一开头展示出的就是一幅黑暗现实图:围绕征促织,群魔乱舞,推波助澜,百姓倾家荡产。
然后以成名一家为例,对整个封建社会进行概括,是一个缩影。其遭遇悲惨曲折,悲喜交错,家破人亡。
“魂化促织”的情节只是一种艺术虚构,更增强了悲剧的深刻性。同时说明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无法解脱,只能寄托于美好愿望而已。
结局中各级封建官吏的受封获赏的代价却是成名一家的苦难与血泪。小说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鞭挞官僚体制是本文的特点和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