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文言文测试题2013(收集文言文阅读试题最好附有翻译,可以是高考模拟试题)

1.收集文言文阅读试题最好附有翻译,可以是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题。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以奴骖乘③,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大怒。

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⑤持之。

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⑦诸吏。

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诅。

下文又称“主”。 ②苍头:奴仆。

③骖乘:在车右边陪乘。 ④帝:即汉光武帝。

⑤黄门:指太监。 ⑥文叔:刘秀的字。

⑦班:分发。 1、“大言数主之失”的“数”、“强使顿之”的“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ù qiáng B、shǔ qiáng C、shǔ qiáng D、shù qiǎng 答( ) 2、对下列四句中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纵奴杀人 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 谢:感谢。 C、强使顿之 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 悉:全,都。 答( )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色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因匿主家 (2)驻车叩马 因格杀之 宣叩头曰 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也相同。

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相同。 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不同。

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也不同。 答( ) 4、与“而纵奴杀人”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愿乞一言而死 B、而翁长铨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D.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答( ) 5、与“宣悉以班诸吏”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何以治天下 B、即以头击楹 C、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 ) 6、下列语句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藏亡匿死 (2)强项令出 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B、(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 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D.(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答( ) 7、“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 B.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一个命令执行吗? C、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 D、现在你作为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使县令执行吗? 答( )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

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 答( ) 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 1、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玮知镇戎军日 知:主管。

B、牛羊无用,徒縻军 縻:束缚。 C、比其复来 比:等到。

D、几行百里矣 几:几次。 答( ) 2、比较下列每组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不欲乘人之怠 ┏乃止以待之 ┗若乘锐便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A、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答( )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3、①颇失部伍 ②少选决战 A、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B、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C、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D、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答( ) 4、①歇定可相驰矣 ②人气亦阑 A、①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不足了 B、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不足了 C、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残尽了 D、①歇息稳定可。

高二下学期语文文言文有哪些,人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的文言文,高二下学期语文课本文言文

2.阅读文言文,回答10

10、(1)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2)持、执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11。

(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12。

【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

示例: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

耳闻冷冷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评分说明:(3分)选出句子1分,赏析句子2分。

文言文,高二,下学期,测试题

3.《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 B.君其勉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友止之 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指代上文的“张弘范”C.召入谕之曰 指代前文的文天祥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 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翻译:(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翻译:。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2分,共8分)遥襟甫畅,逸兴遄

小题1:B小题1:C小题1:D小题1:B小题1:(1)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3)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小题1:等同小题1:①表转折②将要③结构助词“的”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小题1: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小题1:ACD均为使动用法,B为形容词作名词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内容来自教材。

注意关键字:(1)益、且、坠各一分。(2)奔驰、日、不许各一分。

(3)决、奚、为各一分。

高二下学期语文文言文测试题2013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