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步步高翻译优孟马谏(“优孟马谏”的译文是什么?)

1.“优孟马谏”的译文是什么?

优孟原先是楚国的歌舞艺人。身高八尺,富有辩才,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进行规劝。

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被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马因得了肥胖病死了,要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劝止他,以为不能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

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放声大哭。庄王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说:“怎么做?”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

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当时庄王就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别让天下人长久传布这件事。

2.“优孟马谏”的译文是什么?

优孟原先是楚国的歌舞艺人。

身高八尺,富有辩才,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进行规劝。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被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

马因得了肥胖病死了,要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劝止他,以为不能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

仰天放声大哭。庄王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说:“怎么做?”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

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

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当时庄王就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别让天下人长久传布这件事。

步步高,文言文,翻译,高中

3.优孟马谏的译文

优孟原先是楚国的歌舞艺人。

身高八尺,富有辩才,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进行规劝。楚庄王的时候,他有一匹被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

马因得了肥胖病死了,要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劝止他,以为不能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

仰天放声大哭。庄王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说:“怎么做?”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楩、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以至年迈体弱的人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

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庄王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这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

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当时庄王就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别让天下人长久传布这件事。

4.求《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时海成编著的

四 黎丘丈人 1.(1)女,同“汝”,你 (2)责,同“债”,讨债 (3)反,同“返”,回来 2.(1)仿效,装扮 (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 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于” 4.(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 记王忠肃公翱事 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 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 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 (2)代太监姓名 (3)代“我”,太监自称 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 《梦溪笔谈》二则 1.c 2.(1)还 (2)确实 (3)雨停云散 (4)靠近 (5)渐渐 (6)越过 3.c 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 久之 次日 6.比喻 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 萧颖士恃才傲物 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今义胜利 (3)突然:今义凶暴 (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今义感谢 (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 (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 2.(1)“陵”同“凌”,侮辱 (2)“卒”同“猝”,突然 (3)“常”同“尝”曾经 3.D 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 (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八 张释之执法 1.(1)跑/行走 (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 (3)交付,委托 (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 (5)判决/今无此义,多为应当 (6)银子/今指黄金 (7)希望/只 (8)很/质地好的为“良” 2.d 3.(1)汉文帝 (2)县人 (3)吾 (4)案子 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 (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 (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3)延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九 蒲留仙写《聊斋》 1.d 2.(1)准备 (2)铺设 ,垫着 (3)拉过来 (4)这样 3.(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 (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 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 5.(1)搜奇说异 (2)归儿粉饰 (3)如是二十余寒暑 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 (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 申屠蟠重节义 1.c 2.(1)判罪 (2)怜悯,同情 (3)以……为好 (4)固定的 3.a 4.(1)(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铭来表彰(她的行为) (2)前前后后凡是(朝廷)用蒲车特意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没有前去。 5.(1)仗义执言 (2)孝顺父母 (3)励志苦学 十一 宋弘为国选才 1.bc 2.(1)得到,受到 (2)授予官职 (3)使用的引申义整齐 (4)责备 (5)进献,演奏 (6)检举,纠举 (7)还是 (8)使……离开 3.b 4.我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用忠诚正直来引导君主,可现在他却让朝廷沉湎于淫靡之音,这是我为臣的罪过。

5.a 6.b 十二 又答王庠书 1.d 2.(1)承当(2)成功(3)我的意思(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的意思。但:但是/只,只是) 4.(1)大体上和今年来科举的情况是相同的。

(2)每读一本书都应当读几遍才算读完。 5.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每次作一意求之。

十三 荆人夜涉 1.(1)设立标记。本义是人体外表的衣服,引申有外表、表面、标记等意义。

这里用的是引申义。(2)涨。

本义是水溢出来。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3)顺着走。这里用的是本义。

(4)徒步渡水。这里用的是本义。

(5)士卒惊骇的声音。本义是马受惊,人受惊的引申义。

(6)本义房屋损坏。“坏都舍”意思是城市房屋崩塌,用的是本义。

2.d(益:涨水/增加;法:效法,动词/法令,名词) 3.(1)先前他们作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河的。(2)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

(3)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4)“循表而夜涉”;澭水暴益,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5.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情况发生改变,做事的对策也该改变。 十四 松人有酤酒者 1.(1)公平,引申义,本义是平坦。

(2)对待,引申义,本义是逢。(3)幌子,酒旗。

引申义,本义是旗帜。(4)兵车,引申义,本义是登、升。

2.(1)恭敬有礼貌 (2)同“悬”,悬挂 (3)有人 (4)蒙蔽 3.d((1)卖/买)(2)酿制/像) 4.(1)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就询问他所在乡的长者杨倩。(2)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

5.要善于找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十五 蔡邕听琴 1.(1)朝向,对着 (2)刚才。

5.文言文:优孟谏葬马答案:结合文意说说楚庄王的性格特点

原文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①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以上说明楚庄王有雄心壮志,有远虑,居安思危,谦虚谨慎,励精图治。

6.求优孟谏楚庄王原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如下: 优孟是楚国的艺人,身材高大,富有辩才,经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劝谏。 楚庄王有一匹好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专门给它准备了一张床作卧席,拿枣脯喂养它。

马的生活水平过于优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命令大臣为死马治丧,准备用棺椁装殓,按大夫的葬礼规格来安葬它。

庄王身边的大臣觉得这事太过分,争着劝谏,不同意这样做。庄王大怒,下令说:“如果再有胆大敢为为葬马的事情进谏的,立刻处死!” 优孟听说了,就走进宫殿大门,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庄王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优孟哭涕着回答说:“宝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理应厚葬。

堂堂楚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有什么要求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的规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议用君王的规格来安葬它。”

庄王忙问:“那怎么办好呢?” 优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椁,拿樟木等贵重木材作装饰,再派几千名士兵挖掘坟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筑坟,然后,让齐国和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祭,韩国和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安葬完毕之后,再为它建立祠庙,用猪、牛、羊各一千头的太牢礼来祭祀它,并且安排一个一万户的城邑进行供奉。

诸侯各国如果听说大王这样厚待马匹,肯定会影响很深刻,都会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贱,却把马看得很重。” 庄王说:“哎呀!我怎么竟然错到这种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请让我用对待六畜的方式来埋葬它。

用土找做外椁,用铜锅做棺材,用姜和枣来调味,在加进木兰,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们的肠胃里。” 庄王同意,于是就派人把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太官,并且告诫大臣们,让他们不要宣传庄王原先的打算。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人,很看重他。孙叔敖病重快要去世的时候,,嘱咐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没有了依靠,说不定会贫困,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去拜见优孟,只要你说是孙叔敖的儿子就可以了他会帮你。”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困潦倒,不得不靠给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优孟,就对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要去世的时候,嘱咐我贫困的时候拜见您。” 优孟打量了他一番,说:“你别出远门。

等我消息。”随即,优孟回家,命人缝制了类似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给自己穿戴上,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

一年多以后,优孟简直活像孙叔敖,连楚王和他左右的大臣们都分辨不出来。庄王举行酒宴,优孟穿戴一番,上前敬酒祝寿。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为宰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后再来就任宰相。”

三天以后,优孟来了。庄王问:“你妻子说了些什么?” 优孟答:“我妻子不同意,她说楚国宰相不值得做。

孙叔敖身为宰相,忠诚廉洁,所以楚王才得以称霸。现在他死了,他儿子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穷得靠背柴维身。

像孙叔敖那样,还不如自杀。” 庄王感到惭愧,向优孟道歉,马上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的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后来传了时代都没有断绝。

7.求优孟谏楚庄王原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如下: 优孟是楚国的艺人,身材高大,富有辩才,经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劝谏。 楚庄王有一匹好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专门给它准备了一张床作卧席,拿枣脯喂养它。

马的生活水平过于优越,肥胖得不得了,生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命令大臣为死马治丧,准备用棺椁装殓,按大夫的葬礼规格来安葬它。

庄王身边的大臣觉得这事太过分,争着劝谏,不同意这样做。庄王大怒,下令说:“如果再有胆大敢为为葬马的事情进谏的,立刻处死!” 优孟听说了,就走进宫殿大门,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庄王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优孟哭涕着回答说:“宝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理应厚葬。

堂堂楚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有什么要求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的规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议用君王的规格来安葬它。”

庄王忙问:“那怎么办好呢?” 优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椁,拿樟木等贵重木材作装饰,再派几千名士兵挖掘坟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筑坟,然后,让齐国和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祭,韩国和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安葬完毕之后,再为它建立祠庙,用猪、牛、羊各一千头的太牢礼来祭祀它,并且安排一个一万户的城邑进行供奉。

诸侯各国如果听说大王这样厚待马匹,肯定会影响很深刻,都会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贱,却把马看得很重。” 庄王说:“哎呀!我怎么竟然错到这种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请让我用对待六畜的方式来埋葬它。

用土找做外椁,用铜锅做棺材,用姜和枣来调味,在加进木兰,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们的肠胃里。” 庄王同意,于是就派人把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太官,并且告诫大臣们,让他们不要宣传庄王原先的打算。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人,很看重他。孙叔敖病重快要去世的时候,,嘱咐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没有了依靠,说不定会贫困,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去拜见优孟,只要你说是孙叔敖的儿子就可以了他会帮你。”

过了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困潦倒,不得不靠给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优孟,就对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要去世的时候,嘱咐我贫困的时候拜见您。” 优孟打量了他一番,说:“你别出远门。

等我消息。”随即,优孟回家,命人缝制了类似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给自己穿戴上,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

一年多以后,优孟简直活像孙叔敖,连楚王和他左右的大臣们都分辨不出来。庄王举行酒宴,优孟穿戴一番,上前敬酒祝寿。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为宰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后再来就任宰相。”

三天以后,优孟来了。庄王问:“你妻子说了些什么?” 优孟答:“我妻子不同意,她说楚国宰相不值得做。

孙叔敖身为宰相,忠诚廉洁,所以楚王才得以称霸。现在他死了,他儿子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穷得靠背柴维身。

像孙叔敖那样,还不如自杀。” 庄王感到惭愧,向优孟道歉,马上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的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后来传了时代都没有断绝。

高中文言文步步高翻译优孟马谏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