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复习卷(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重点)
1.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及重点
答: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 《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
:停止。 6、胡不见.
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
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词语解释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委. 放弃;去. 离开 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 所以 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以. 凭借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通“叛”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威慑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 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2、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重要问题
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舜发.
于 被任用 人恒过.. 恒. 常;过. 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
于虑 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所以;任. 责任,担子;是. 这 而后作.
奋起 苦.
其心志 使
┅┅痛苦 征于色. 颜色。
希望可以帮到你!
2.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文言文题目
第一单元说明
1 诗两首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说明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节选)
7 变色龙
8 热爱生命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9 谈生命
10 那树
11 地下森林断想
12 人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13 威尼斯商人
14 变脸
15 枣儿
16 音乐之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五单元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从军行
月下独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楼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望月有感
雁门太守行
卜算子
别云间
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附录 谈谈散文
后记
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专项复习之一词多义 (按音序检索) (ān)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适)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怎么) 又安敢毒耶 (怎么)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安得广厦千万间 (哪里,怎么) 多歧路,今安在 (哪里) (bèi)备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准备) 众妙毕备 (具备) 前人之述备矣 (完全,详尽) 有奇字素无备者 (准备) (bèi)被 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披”,穿) 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哉 (影响) (bĭ)比 比至陈 (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比吾乡邻之死…… (比较) (bĭ)鄙 肉食者鄙 (鄙俗,目光短浅)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鄙野) (bì)毕 众妙毕备 (全都) 此印者才毕 (完成,结束) 群响毕绝 (全部) 吾与汝毕力平险 (用尽) 录毕,走送之 (完) (biān)鞭 北市买长鞭(鞭子) 鞭数十,驱之别院 (动词,用鞭子打) (bīng)兵 上使外将兵 (军队) 行收兵 (兵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兵器) (bìng)病 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 未果,寻病终 (生病) 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疾病) (bìng)并 并怡然自乐 (全、都) 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并杀两尉 (一起) (bó)薄 薄暮冥冥 (迫近) 薄如钱唇 (与“厚”相对) (bù)步 夹岸数百步 (长度单位) 相与步于中庭 (行;步行;散步) (céng)曾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曾不若孀妻弱子(副词,同上) 曾不吝情去留 (副词,加强语气。)
似曾相识燕归来 (曾经) 曾不事农桑 (副词,加强语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zēng,尚、还) 曾益其所不能 (zēng,同“增”,增加) (chá)察 明察秋毫 (看清) 虽不能察 ((一一)明察,弄清楚) (chang)唱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同“倡”,倡导) 隔江犹唱《后庭花》 (唱歌;歌唱) (chēng)称 袒右,称大楚 (号称) 先帝称之曰能 (称赞) 乃诈称公子扶苏 (称作,号称)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说,说是) 称其气之小大 (chèn,相称,符合) (chéng)诚 帝感其诚 (诚心)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果真、实在) 诚宜开张圣听 (果真、实在) (chéng)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 城春草木深 (城市) 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城墙)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内城) (chéng)乘 公与之乘 (乘坐) 我欲乘风归去 (驾) 虽乘奔御风 (驾) 车六七百乘 (shèng,古代表战车的单位的量词) (chí)池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池塘) 临池学书 (池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护城河) (chóng)重 重岩叠嶂 (重叠) 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乃重修岳阳楼 (重新) (chu)出 殚其地之出 (出产)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出现,显露) 不敢出一言以复 (说出) 可以出而仕矣 (出来) 出则方叔、召虎 (在外边) 出类拔萃 (超出,超过) (cĭ)此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 此中人语云 (指桃花源) 此皆良实 (这些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这) 每与臣认此事 (这些) 而又尝自休于此(这里,指墨池) 今虽死乎此 (指捕蛇这件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这) (cì)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 (chŭ)处 处江湖之远 (处在) 处处志之 (副词,各个地方) (cóng)从 战则请从 (跟从) 从民欲之 (依从,顺从) 从流飘荡 (顺,沿) 择其善者而从之 (随从,遵循,这里的意思是学习) 一狼仍从 (跟从,跟随) 民弗从也 (听从)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cù)蹙 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 攒蹙累积 (收缩) (dá)达 达于汉阴 (到达) 不求闻达于诸侯 (显达) (dàn)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是,不过)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只,仅) (dāng)当 当是时 (在(某个时间)) 当余之从师也 (在(某个时间)) 今当远离 (将;将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应该) 当其租入 (dàng 抵) (dào)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谈论) 会天大雨,道不通 (路) 得道者多助 (道义,指施行“仁政”等内容) 伐无道 (道义,道理) 中道崩殂 (途) 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道义) 益慕圣贤之道 (学说) (dé)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得到) 得道多助 (符合)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到;感受到)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能,能够) 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到,这里指捉到) 二者不可得兼 (得到;取得) 莫得遁隐 (能够) 偶然得之 (得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到) 然幸得赐归待选 (能,能够) 使得优游数年之间 (能,能够) 必有得天时者矣 (占得,遇到)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 (能够) 偶然得之 (得到) (děng)等 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 如“之”“也”等字 (表示列举省略) (dí)敌 恐前后受其敌 (胁迫攻击)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对方,敌手,这里指屠夫) (dōng)东 孔子东游 (向东,到东方)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