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文言文满分阅读答案(七年级下的经典文言文及答案)
1.七年级下的经典文言文及答案
、《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⑷.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2.七年级文言文满分阅读93
93《吕蒙正不受镜》1。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
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 答: 1。
等到有空儿 2。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洁 4。诙谐,击其一点 5。
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 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1。
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昔贤之所难也 B、怅恨久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寡助之至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C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牺牲玉帛 D、庶竭驽钝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译:他的弟弟找了个机会不慌不忙地说了这件事。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答(1) 寡好 (2) 不为物累。
94《吕蒙正不计人过》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启示 本篇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 并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95《东坡食汤饼》(1)恶不可(食) (吃) (2)徐(谓)黄门曰 (告诉、对……说) 3)秦少游(闻)之 (听说、听见)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豁达(乐观、洒脱))的人。
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要答案嘚速度吖..最好有问题译文答案寓意. 爱问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答案1、且:几乎,重达。
募:招募。徐:慢慢的。
实:装满,充实。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
3、怀丙和尚先用两艘大船装满了土,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一根大木头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保持两船对铁牛的拉力平衡,然后慢慢的去掉两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铁牛拉出来。
4.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苏武牧羊》的答案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 疆:通“强”,强壮。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5.求初一文言文阅读题(要有答案,不要太难)
题目: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 A、酝酿(niàng) 滑稽(jī) 洗濯(zhuó) 孪(luán)生 B、梦寐(mèi) 称职(chèn) 赏赐(cì) 嫩芽(rùn) C、诀别(jué) 什物(shí) 笼罩(lǒng) 猝然(cù) D、厄运(è) 虐杀(nüè) 炫耀(xuàn) 匿笑(nì) 2、根据语境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友情,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 ;是生病时的 ;是跌倒时的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春风。 A 、受益匪浅 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B、苦口良药 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C、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苦口良药 D、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受益匪浅 3、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谢婉莹--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4、语文实践活动: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
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2% A 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 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 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 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5、名著阅读题: ①有关《爱的教育》正确的一项是( )2%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作。 B、《爱的教育》原名《心》。
C、《爱的教育》书中不仅有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还有他的父母及老师讲的故事。 D、《爱的教育》中《意大利》一文父亲是要教育恩利科要勤俭节约的美德。
②写出下列一则寓言的寓意。3% 夏天,将至中午的时候,几个行人晒得很苦,看见一棵阔叶树,就走过去,躺在树荫底下休息。
他们仰望着阔叶树,彼此议论说:"这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阔叶树回答说:"忘恩负义的人,你们正在享受我的恩惠,还说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 寓意: 6、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10%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② ,天光云影共徘徊。 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④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⑤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⑥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写农村夏夜美景的词句是: , 。
⑦《〈论语〉十则》中,表达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不亦君子乎? ⑧春节将至,调动你的积累,和大家分享一句完整的写"春"的诗句吧。 , 。
7、仿造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5% ①期日中( ) ②已去( ) ③引之:( ) ④友人惭( ) ⑤尊君在不( ) 9、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标注两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 两点对答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4% 11、翻译下列的句子。4% 与儿女讲论文义。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
6.七年级文言文满分阅读93
93《吕蒙正不受镜》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 答: 1.等到有空儿 2. 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洁 4. 诙谐,击其一点 5. 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 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昔贤之所难也 B、怅恨久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寡助之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C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牺牲玉帛 D、庶竭驽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译: 他的弟弟找了个机会不慌不忙地说了这件事。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答(1) 寡好 (2) 不为物累。
94《吕蒙正不计人过》
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启示
本篇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 并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95《东坡食汤饼》
(1)恶不可(食) (吃) (2)徐(谓)黄门曰 (告诉、对……说) 3)秦少游(闻)之 (听说、听见)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豁达(乐观、洒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