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100字左右的文言文有吗?是什么?)
1.100字左右的文言文有吗?是什么?
《曾子易箦》
原文: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读音huan三声),大夫之箦(读音ze二声,竹席)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读音ji二声)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加点字:文中〈〉中的字
翻译:
曾子病重躺在床上,很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及保┗坏?/font>
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幸好到了早晨,(等天亮)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爱人用德操,小人爱人是用姑息迁就。我还有什么需求啊?
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完满了。”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他)躺回席子上还没躺好就死了。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在儒家可谓是一位显赫的人物。虽然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曾子此举可谓是“君子爱人之举”,但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临死依然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可谓是后人推崇和学习的楷模。
一 张光滑的席子却映照了一代贤哲的品质。
做人的标准非一两句话能诠释清楚的,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规则。譬如不许国家公务员借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不许领导干部者以权谋私……
但是,现实生活中,当某些人躺在本不属于他的席子上时,他们并无愧色甚至从容而镇定。
中国现代语言中“自觉”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其实,“自觉”是一道规则的底线。我们不是经常提倡“要自觉遵守……”吗?看起来,“自觉”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做人准则该是一面招展的旗帜,不要将它举在手上,它应该长久地矗立在你的心灵之巅。
2.100字左右的文言文
晏子答梁丘据
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6)死不及(7)夫子矣!”(1)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2)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3),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注释:
(1)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2)常:一定(3)置:放弃。(4)休:停止。(5)故:同胡,怎么。(6)至:到 。(7)及:达到,赶得上。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一定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我并没有与常人不同,只是经常不停止去做,不停止前行罢了,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来源:百度百科/link?url=_2qLPEcx3_iJaxiWy2gM-A-_
3.100字左右的文言文有吗?是什么?
《曾子易箦》 原文: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读音huan三声),大夫之箦(读音ze二声,竹席)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读音ji二声)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加点字:文中〈〉中的字 翻译: 曾子病重躺在床上,很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及保┗坏?/font> 啊。
(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
幸好到了早晨,(等天亮)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
君子爱人用德操,小人爱人是用姑息迁就。我还有什么需求啊? 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完满了。”
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他)躺回席子上还没躺好就死了。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在儒家可谓是一位显赫的人物。
虽然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曾子此举可谓是“君子爱人之举”,但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来说,临死依然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可谓是后人推崇和学习的楷模。 一 张光滑的席子却映照了一代贤哲的品质。
做人的标准非一两句话能诠释清楚的,简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规则。譬如不许国家公务员借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不许领导干部者以权谋私…… 但是,现实生活中,当某些人躺在本不属于他的席子上时,他们并无愧色甚至从容而镇定。
中国现代语言中“自觉”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其实,“自觉”是一道规则的底线。
我们不是经常提倡“要自觉遵守……”吗?看起来,“自觉”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做人准则该是一面招展的旗帜,不要将它举在手上,它应该长久地矗立在你的心灵之巅。
4.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100字左右的古文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
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狮(shī)。
适(shì)施(shī)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市(shì)视(shì)狮(shī)。
十(shí)时(shí),适(shì)十(shí)狮(shī)适(shì)市(shì)。是(shì)时(shí),适(shì)施(shī)氏(shì)适(shì)市(shì)。
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矢(shǐ)势(shì)。
使(shǐ)是(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
氏(shì)拾(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适(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湿(shī),氏(shì)使(shǐ)侍(shì)拭(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拭(shì),氏(shì)始(shǐ)试(shì)食(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
食(shí)时(shí),始(shǐ)识(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实(shí)十(shí)石(shí)狮(shī)尸(shī)。
试(shì)释(shì)是(shì)事(shì)。
6.十篇100字左右有名的古文
1.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阿房宫赋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为秦宫人。
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ōuyā),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蜀道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7.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我要60篇100字左右的古文
采莲赋 萧绎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 传羽杯。
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褠。
菊泽未反,梧 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
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荡妇秋思赋梁元帝萧绎 作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姜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玉蝴蝶(秋思)叶纨纨惆怅别来几换,清秋风月,几度悲伤。
极目蒹葭,烟水一片微茫。黯魂飞、闲愁空断,还怅望、孤闷偏长。
对池塘,红消残碧,绿怨初黄。凄凉。
蛩吟小院,露寒金井,月绕回廊。诗酒潇疏,旧游新恨最难忘。
掩重门、卧残清昼,理瑶瑟、烧尽炉香。数流光,秋灯闪淡,无限彷徨。
暗香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
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思佳客·赋半面女骷髅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满庭芳 作者:北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晁补之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劲草斋记有言云:“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吾有一室取其意谓劲草斋,列千古之事陈于此,取古今之贤聚于斯,是作书斋。
吾之室,出可见其芦,芦陋也,非华而谓之。入可闻其香,香书之韵也,千古之智,先贤之言,犹飘其间,何不香也!吾在此间,秉烛夜习与先贤通神,孤夜冥思为诸民索道,聚山林之良朋,会乡野之贤师。
去却市之烦嚣,俗之浮尘,与会聚之人,赋赋以对,言言以答,求文文之美,索天地之道,言古今之事,论世事之向,时笑谈,时寂思,此间之乐实妙也!闻先贤之言而不行,是谓不肖!吾取劲草而明志,亦当遇人生之疾风而不惊,处世事之岁寒而不惧,威然临之,坦然御之,以坚韧不拔之志而待其静,方可成起事而立其志。马说 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