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与提高语文答案课外文言文(初中文言文课内外巩固与拓展8年级答案(短文两篇!!))

1.初中文言文课内外巩固与拓展8年级答案(短文两篇!!)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有版也写作“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 巩固提升编答案

四 黎丘丈人 1.(1)女,同“汝”,你 (2)责,同“债”,讨债 (3)反,同“返”,回来 2.(1)仿效,装扮 (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 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 (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于” 4.(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 记王忠肃公翱事 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 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 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 (2)代太监姓名 (3)代“我”,太监自称 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 《梦溪笔谈》二则 1.c 2.(1)还 (2)确实 (3)雨停云散 (4)靠近 (5)渐渐 (6)越过 3.c 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 久之 次日 6.比喻 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 萧颖士恃才傲物 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 (2)美景:今义胜利 (3)突然:今义凶暴 (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 (5)道歉:今义感谢 (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 (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 (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 2.(1)“陵”同“凌”,侮辱 (2)“卒”同“猝”,突然 (3)“常”同“尝”曾经 3.D 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 (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八 张释之执法 1.(1)跑/行走 (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 (3)交付,委托 (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 (5)判决/今无此 1/23页 义,多为应当 (6)银子/今指黄金 (7)希望/只 (8)很/质地好的为“良” 2.d 3.(1)汉文帝 (2)县人 (3)吾 (4)案子 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 (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 (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3)延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九 蒲留仙写《聊斋》 1.d 2.(1)准备 (2)铺设 ,垫着 (3)拉过来 (4)这样 3.(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 (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 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 5.(1)搜奇说异 (2)归儿粉饰 (3)如是二十余寒暑 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 (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 申屠蟠重节义 1.c 2.(1)判罪 (2)怜悯,同情 (3)以……为好 (4)固定的 3.a。

文言文,课外,语文,答案

3.六年级语文下册巩固与提高古诗部分 题目与答案

一、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朝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朝的()。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描写诗人“喜欲狂”的样子的一句诗是( )。

二、阅读答题。

我喜欢背诵古诗。因为古诗不但很美,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有地理知识,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香炉峰的瀑布多么壮观啊!有历史知识,像“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的杨贵妃多么会作威作福啊!我家在杭州,那里有很多美丽动人的风景,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却可以用古诗来表达。像西湖,苏东坡说它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像西湖的荷花,杨万里说它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像钱塘江潮,陈师道说它是“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古诗中的许多句子还激励我努力学习。我把“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诗句写在铅笔盒里的垫纸上,天天看一遍,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

1.说说作者喜欢背诵古诗的原因。

2.短文中共提到_____首古诗,请你把它们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一、1.南宋、陆游,深厚的爱国主义。2.唐、杜甫,为收复失地而喜悦。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1.因为古诗不但很美,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古诗中的许多句子还激励我努力学习。2.6

4.哪位大神有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巩固提升编 的答案

四黎丘丈人1.(1)女,同“汝”,你(2)责,同“债”,讨债(3)反,同“返”,回来2.(1)仿效,装扮(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省略介词“于”4.(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记王忠肃公翱事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2)代太监姓名(3)代“我”,太监自称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六《梦溪笔谈》二则1.c2.(1)还(2)确实(3)雨停云散(4)靠近(5)渐渐(6)越过3.c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5.是时久之次日6.比喻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萧颖士恃才傲物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2)美景:今义胜利(3)突然:今义凶暴(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5)道歉:今义感谢(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2.(1)“陵”同“凌”,侮辱(2)“卒”同“猝”,突然(3)“常”同“尝”曾经3.D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八张释之执法1.(1)跑/行走(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3)交付,委托(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5)判决/今无此1/23页义,多为应当(6)银子/今指黄金(7)希望/只(8)很/质地好的为“良”2.d3.(1)汉文帝(2)县人(3)吾(4)案子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3)延尉执法不公,有负面影响,百姓也会无所适从。

九蒲留仙写《聊斋》1.d2.(1)准备(2)铺设,垫着(3)拉过来(4)这样3.(1)大概是从先秦诸子的文章脱胎而来,不只同左丘明、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2)渴了就让他喝茶,或是给他烟抽,一定要让他畅谈才结束4.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象5.(1)搜奇说异(2)归儿粉饰(3)如是二十余寒暑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申屠蟠重节义1.c2.(1)判罪(2)怜悯,同情(3)以……为好(4)固定的3.a。

巩固与提高语文答案课外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