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心烦的文言文(形容“心情很郁闷,烦”之类的句子用文言文怎么说?)
1.形容“心情很郁闷,烦 ”之类的句子用文言文怎么说?
形容“心情很郁闷,烦 ”之类的句子有以下几种: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2、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释义】: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内心的失落感自然不言而喻,是让人倍感伤心的,毕竟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3、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出自】:宋代词人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释义】:人的愁绪是无法理解的,只要愁上心来,就无法控制。即使与心情、感情无关的事也会莫名其妙地让人伤心。
4、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色易为老。
【出自】:柳永《梁州令》
【释义】: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情用来惆怅,若不懂得珍惜,人颜易被岁月催老,婉如满月不长时,春花美景夏忙赶。
5、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出自】:徐凝 (唐)《春饮》
【释义】: 我喜欢喝点酒,并不是因为现在是春天。但春天带来的忧愁,却必须要用酒来排遣。
2.形容心情不好的文言文有哪些
一、《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白话译文: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
二、苏轼《东栏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白话译文: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话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译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了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小桥下流动着溪水,旁边有几户人家,古老的道路上萧瑟的西风中人牵着一匹瘦马在行走着。夕阳西下,悲伤到极点的人再远离家乡的地方。
五、《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白话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呜。
而今,人已暮年,两鬃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
六、《水调歌头》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3.“郁闷的心情”用文言文怎样描述
“郁闷的心情”用文言文描述为:甚是惆怅、心莫为力、心甚郁郁、郁郁寡欢、郁郁不得志。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