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修身治国(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有哪些?)
1.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 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2.初中一古文:只要年轻人比老人技术好,可以当老师的古文,请问是哪
韩愈的《师说》一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
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
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肯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不把相互学习当作难为情。
读书做官的这类人,一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
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 ”唉!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
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所谓上层人士看不起的,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的《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文章。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
古人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韩愈看到这一点,并对魏晋以来直到唐代社会上形成的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深为不满。
他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教师具有“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作用。韩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
“传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发扬光大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正统思想。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他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道,非老子之道,非佛家之道,而是儒家之道,即“古之欲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历代奉为圭臬。
韩愈是以传这个“道”为己任的。因此,对道的理解是解读《师说》的一把钥匙。
“受业”也是受儒学之业;“解惑”是指解答学者在学习儒学的过。
3.中考50篇必备古文哪些
、《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17、关雎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r]CR
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U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希望你感谢感谢我哦 采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