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对换留(文言文里的翻译方法:对 词 换 留 增 删)
1.文言文里的翻译方法:对、词、换、留、增、删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国号、年号等等。
上面五例中就有一些词语在翻译时保留了下来:鸡、人、听、问、来等。 换,就是替换,替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如阡陌——田间小路,交通——纵横交错,犬——狗,闻——听到,若——好象,怅恨——因失望而叹恨等。
对,就是对应,一是翻译时一般要“一一对应”,以上例句多数都是“一一对应”的;二是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语对译出来,如茶——茶水,惊——惊讶,久——很久,市——集市,买——购买等。 补,就是补充,一是将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上;二是将省略的句子补上,使句子更连贯顺畅一些,如“鸡犬相闻”是主谓句,主语是偏正短语“鸡狗鸣叫的声音”,翻译时应补出中心语“鸣叫的声音”;谓语是个主谓短语“人们相互听得很清楚”,翻译时应补出主语“人们”,否则就做不到“信”——忠实于原文。
省略成分补出时,用括号括起。 删,就是删除,删除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以及偏义复词(不宜异同)、同义复词(仿佛若有光)的一半等。
如“怅恨久之”的“之”,就是用在形容词后的词尾,是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应删除;再如例⑤,如果直译出来,一则啰嗦,二则也不合实际,不如用删除法化繁为简,翻译成“跑了许多集市,购买了出征所必需的物品”,显得更精练些。 调,就是调换,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需要调换顺序的文言句式有主谓倒置(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像例③中的“问所从来”中的“所从”就是宾语前置,翻译时应按“从所”的顺序翻译。
以上“留、换、对、删”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是针对句子的翻译而言的,至于具体采用那种方法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文言文的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更是阅读中的难点。
将文言文译成的现代汉语,往往是不够准确,也只是译出文言文语句的“大意”,可以说不是译文,而是语句的“意思”。
2.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具体用法:留、补、调、换、删、组
1、留——保留。1)古今同义词。2)表时间、年号、人名、字号、官名、地名、国号等的词。
2、补——增补。1)原文省略部分 。2)代词所指的内容或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3、调——调整。把倒装句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4、换——替换。 遇到古今异义词,要用古义替换今义,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5、删——删除。重复多余部分。1)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2)同义词,保留一个。
6、组——组词,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多音节词。
3.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子诀如下: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
1。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2。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3。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可删去。
4。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5。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6。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4.东施效颦文言文翻译的删丶补丶调丶换丶留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手捂胸口。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挈妻子而去之走、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名叫东施,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马上把门紧紧关上,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
译文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结果;贫人见之,只见她手捂胸口。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双眉皱起,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有一天,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这一天、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因此回去以后原文,结果反被人讥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她的病又犯了,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5.文言文 欧阳修改文
参考一下 一天,欧阳修骑马送客回来,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条奄奄一息的大黄狗议论纷纷。一问,才知道刚才有一匹脱缰烈马飞驰而过,这大黄狗卧在路上竟被马踩死了。
欧阳修回到家里,恰巧有两个青年拿着文章来请他批改。他看了看,觉得文章写得都还可以,只是语言罗唆些。他放下文章,笑着问两个青年:“刚才,大路上有一匹奔马把睡卧在路上的一条大黄狗踩死了,你们知道吗?”
两位青年齐声答道:“知道。”
“你们能用最精炼的话把这件事写出来吗?”
“能。”
于是欧阳修给他们每人一张纸,一支笔,让他们写。
不一会儿,一个青年写好了。欧阳修见他写的是:“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欧阳修摇了摇头,认为文字太多,而且重复。二十个字中有两个“马”字,三个“犬”字,而且“通途”和“通衢”意思也重复。
他又看另一位青年写的。见上面共十一个字:“有犬卧通衢,逸马踏而过之。”欧阳修仍不满意。他拿起笔来圈掉了九个字,添了四个字,仅用六个字就把这件事叙述清楚了。那两个青年看完都说:“改得好!真是一个字也不能再添,一个字也不能再少了。”
欧阳修语重心长地说:“写文章,一字一词都要推敲,务求简洁,不可罗唆。你们文章的毛病,也就在这里呵!”
两个青年想想他说的话,看看他改得文,都感到受益匪浅。
6.文言文中对 留 删 猜是什么意思
留删补换调变,是文言文翻译时的六种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