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论文言文答案(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1.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摇啊摇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原文及译文赏析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昭)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注],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
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
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
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
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
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
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A.桀因帝姊鄂邑盖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身高只有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眼分得很开,须髯很。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霍光,字子孟,骠? 爱问
【答案】【小题1】D【小题1】A【小题1】C【小题1】⑴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
⑵昭帝行冠礼之后,就委任霍光(执政),到昭帝十三年,百姓生活充裕厚实,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来归顺。 【小题1】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擅调益莫府校尉。
【答案解析】【小题1】伐:夸耀【小题1】以,都是“以……身份”。 B仅仅是/于是,就;C通过,经由/趁机;D表陈述语气/表判断语气【小题1】燕王未“有求于霍光”【小题1】⑴“结婚相亲”缔结婚姻的亲家;“为”表判断“是”。
各1分⑵冠,动词,行冠礼;迄,到;宾,归顺,各1分【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断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
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身高达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眼分得很开,须髯很美。每当他出入下殿门的时候,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他的资质本性端正就像这样。
开始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想望他的风采。宫殿中曾出现过怪异的现象,一夜间大臣们互相惊扰,霍光召来掌管符玺的郎官(要玉玺),郎官不肯交给霍光。
霍光想夺玺,郎官手按着剑把说:“臣子的头可以得到,国玺你不能得到!”霍光很赞赏他的忠义。 第二天,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
众人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上官安有个女儿年纪跟昭帝正相当,上官桀就通过昭帝的大姊鄂邑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纳进后宫当了婕妤,几个月以后就被立为皇后。
父亲上官安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霍光有时休息沐浴离开朝廷,上官桀就进宫代替霍光处理政务。
上官桀父子位尊势盛以后,很感激长公主。长公主不修操行,亲近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
上官桀、上官安想替丁外人求个封爵,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婚配公主的惯例封侯,霍光不同意。 他们又替丁外人求光禄大夫之职,想让他能得到皇帝召见,霍光也不同意。
长公主为此对霍光大为怨恨。而上官桀、上官安多次为丁外人求官爵不能得到,也感到惭愧。
在武帝时,上官桀已经是九卿,官位在霍光之上。现在父子又都是将军,有宫中皇后可以倚重,皇后是上官安的亲生女儿,霍光仅仅是她的外祖父,却反而独自专揽朝政,上官父子由此跟霍光争起权来。
燕王刘旦自以为是昭帝兄长,常抱有怨恨之心。还有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设置酒类专卖、盐铁官营的制度,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夸耀自己的功劳,想为自己的子弟弄个官做,也怨恨霍光。
于是鄂邑盖主、上官桀、上官安和桑弘羊都和燕王旦勾结密谋,假装让人替燕王上书,说霍光外出聚集演练郎官和羽林,在路上像皇帝出行那样设置威仪,而且还让太官先行安排;又擅自增调自己幕府的校尉;霍光专权放肆,恐怕有不同寻常的企图。 臣刘旦愿交回燕王的符节印玺,入宫值宿警卫,观察奸臣有什么事变。
他们乘霍光休假的日子上书。上官桀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桑弘羊就和其他大臣一起将霍光抓起来并解除他的职务。
奏书送上去后,昭帝不肯批复。 第二天早上,霍光听说这件事,停留在画室中不进宫。
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诏召见大将军。
霍光进宫,取下官帽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戴上帽子。我知道这奏书是假的,将军无罪。”
霍光说:“陛下凭什么知道我没有罪呢?”昭帝说:“将军到广明去,召集郎官部属罢了。 调校尉到现在不到十天,燕王怎么能知道呢?况且将军要干坏事,并不需要校尉。”
当时昭帝才十四岁,尚书和左右的人都感到惊讶,而上奏书的人果然失踪了,官府追捕得很紧。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追究。”
昭帝不听。 这以后上官桀的党羽有说霍光坏话的,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
”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讲了,就计划让长公主摆宴席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他,乘机废昭帝,迎立燕王做天子。事情被发觉,霍光全部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的宗族。
燕王、盖主都自杀了。霍光威震海内。
昭帝年满二十举行冠礼以后,就把政事委托给霍光,到昭帝十三年,百姓生活充裕厚实,四方的少数民族都称臣归服。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霍光字子孟,
【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C【小题4】(1)(上官桀、上官安)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匹配公主的惯例,(封丁外人为列侯,)霍光不同意。
(幸,故事,尚,定语后置句式,句意各一分)(2)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 (所属,辅,毁,坐,句意各一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C.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根据语言环境来分析,内(名词) 安女(上官安的女儿,名词),第一个名词要变成动词,所以选项的解释是错误的。
也根据意思“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成了倢伃”可以知道“内”翻译成“送进去”。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A两个“因”:都是介词,通过。
B两个“而”均为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两个动作的先后顺序;第二个“而”表修饰,表示动作的一种状态。C均为介词,第一个“为”,替,给;第二个“为”,表被动。
D均为副词,第一个“乃”,于是,就;第二个“乃”,竟然,表出乎意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往往会出现这些问题: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移、曲解词义等等。
可以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的意思与原文进行比较。C不是“近来宠幸”,“近”应理解为“亲近”,属于曲解词义;霍光拒绝上官桀父子为外人求封爵,是长公主怨恨霍光,上官父子感到惭愧。
文中原句是“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幸”,放于句首,希望;“故事”,旧例;“尚”,娶公主;定语后置句式,“以尚公主之故事”。
(2)“属”,同“嘱”,嘱托;“辅”,辅佐;“毁”,诽谤;“坐”,治罪。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见其灶直突 阅读答案
曲突徒薪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盲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者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译文:当初,霍光族人骄横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骄奢的人不懂得谦让,不谦让就会对皇上不尊敬,不尊敬皇上,这是大逆不道。位居众人之上,人们一定嫉恨他们。霍家人掌权时间如此长,嫉恨他们的人自然也多。天下人嫉恨他们,而他们的行为又违反礼仪,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说:“霍家太兴盛了,陛下既然很宠爱霍家,就应该加以抑制,不使它灭亡。”上书三次,只回答说知道了。后来霍家诛灭,而告发霍家的人都受到封赏,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远地迁移。不然的话,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灾的忧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建议‘曲突徙薪’的人没有受到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被奉为上宾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5.谁有《汉书 霍光传》的译文
执信的同学们注意了,我帮大家找到了译文,是辛辛苦苦一句一句的粘贴过来的。
原文那里有很多是中间有一句没一句的。总之,大家谢谢我就好拉! 刘贺是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
到了以后,就位,行为淫乱。霍光又担忧又气忿,单独问亲信的老部下大司农田延年。
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柱子和基石,看这个人不行,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议,另选贤明的立为皇帝?”霍光说:“现在想这样,在古代有过这种例子么?”田延年说:“伊尹任殷朝的丞相,放逐太甲而保全了王室,后世称道他忠。将军如果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汉朝的伊尹了。”
霍光就引荐田延年当了给事中,暗底下跟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大计,于是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讨论。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而已。
田延年走上前,离开席位手按剑柄,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任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而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现在下边议论得像鼎水沸腾,国家可能倾覆,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
如果使汉皇室断了祭祀,将军就是死了,又有什么脸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不准转过脚跟去不表态。诸位大臣有回答得晚的,我请求用剑把他杀了。”
霍光自责说:“九卿指责霍光指责得对。天下骚扰不安,霍光应该受到责难。”
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天下万姓,命都在将军手里,只等大将军下令了。” 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情况。
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
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应当废黜。皇太后下诏说:“同意。”
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 大将军霍光送到昌邑王的住所。
霍光自责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子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臣子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
希望王能自爱,臣子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见到尊敬的王上了。”霍光流泪哭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