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文言文必背(急求苏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篇目和内容)

1.急求苏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篇目和内容

1 《郑人买履》 2 《刻舟求剑》 3 《水调歌头》 4 《三峡》 5 《梦溪笔谈》二则1.以虫治虫2.梵天寺木塔 6 《论语》八则 7 《赵普》 8 《两小儿辩日》 9 《黄鹤楼》 10 《于园》 11 《黔之驴》 12 《七子之歌》 13 《木兰诗》 14 《晏子使楚》 15 《人琴俱亡》 16 《小石谭记》 17 《记承天寺夜游》 18 《爱莲说》 19 《治水必躬亲》 20 《马说》 21 《陋室铭》 22 《活板》 23 《核舟记》 24 《口技》 25 《送东阳马生序》 26 《山市》 27 《关雎》 28 《蒹葭》 29 《陈涉世家》 30 《桃花源记》 31 《与朱元思书》 32 《捕蛇者说》 33 《岳阳楼记》 34 《醉翁亭记》 35 《浣溪沙》 36 《饮酒》 37 《田忌赛马》 38 《曹刿论战》 39 《邹忌讽齐王纳谏》 40 《孟子》1.鱼我所欲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1 《愚公移山》 42 《出师表》 4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初中文言文大全必背课文

2.苏教版初中要背的古文内容

嘿嘿。

哈哈哈。

哇哈哈哈哈哈 我来哈? 分给我 我给你传过去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遂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文言文,初中,苏教

3.苏教初中所有文言文

1 《郑人买履》 2 《刻舟求剑》 3 《水调歌头》 4 《三峡》 5 《梦溪笔谈》二则1.以虫治虫2.梵天寺木塔 6 《论语》八则 7 《赵普》 8 《两小儿辩日》 9 《黄鹤楼》 10 《于园》 11 《黔之驴》 12 《七子之歌》 13 《木兰诗》 14 《晏子使楚》 15 《人琴俱亡》 16 《小石谭记》 17 《记承天寺夜游》 18 《爱莲说》 19 《治水必躬亲》 20 《马说》 21 《陋室铭》 22 《活板》 23 《核舟记》 24 《口技》 25 《送东阳马生序》 26 《山市》 27 《关雎》 28 《蒹葭》 29 《陈涉世家》 30 《桃花源记》 31 《与朱元思书》 32 《捕蛇者说》 33 《岳阳楼记》 34 《醉翁亭记》 35 《浣溪沙》 36 《饮酒》 37 《田忌赛马》 38 《曹刿论战》 39 《邹忌讽齐王纳谏》 40 《孟子》1.鱼我所欲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1 《愚公移山》 42 《出师表》 4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能有点多但都是必须背诵的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 这些行吗?。

4.苏教版语文中考必备古诗文是哪些?

1 七上 10 《论语》十则 孔子 08篇目保留 2 七上 25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08篇目保留 3 七下 5 伤仲永 王安石 08篇目保留 4 七下 20 口技 林嗣环 08篇目保留 5 八上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08篇目保留 6 八上 22 陋室铭 刘禹锡 08篇目保留 7 八上 22 爱莲说 周敦颐 08篇目保留 8 八上 26 三峡 郦道元 08篇目保留 9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08篇目保留 10 八下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08篇目保留 11 八下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08篇目保留 12 八下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08篇目保留 13 八下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08篇目保留 14 九上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08篇目保留 15 九上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08篇目保留 16 九下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08篇目保留 17 九下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08篇目保留 18 九下 21 曹刿论战 《左传》 08篇目保留 19 九下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08篇目保留 20 八下 23 *马说 韩愈 略读课文但是课标篇目 21 九上 24 *出师表 诸葛亮 略读课文但是课标篇目 22 七上 5 童趣 09新增精读课文1 23 七上 25 咏雪 09新增精读课文2 24 七下 25 夸父逐日 09新增精读课文3 25 八上 27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09新增精读课文4 26 九下 17 公输 09新增精读课文5 27 九下 1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9新增精读课文6 以下是删掉不考的 八上 27 记承天寺夜游 不考 近两年考过,删 七下 25 两小儿辩日。

‘ 08就没有此篇 近两年考过,删 1 八上 29 *湖心亭看雪 略读课文,删 2 八下 22 *五柳先生传 略读课文,删 3 九下 23 *愚公移山 略读课文,删 2009年中考背诵篇目(49+5=55篇)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49篇 文言文(16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七上 10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九下 18 4 曹刿论战 左传 九下 21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九下 22 6 出师表 诸葛亮 九上 24 7 桃花源记 陶潜 八上 21 8 三峡 郦道元 八上 26 9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八下 23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 26 11 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 22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八下 27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八下 28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 27 15 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 22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八下 24 古诗词(33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 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 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 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八下 附录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 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七上 附录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八下 附录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九上 附录 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九下 附录 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 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七上 附录 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七上 附录 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八下 附录 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八下 附录 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 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录 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八下 附录 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 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 4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 4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 4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 4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 4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附录中的诗词,只考机械默写 增加精读课文中的诗歌5首 1 渡荆门送别 八上 30 2 归园田居(其三) 八上 30 3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八上 30 4 望江南 九上 25 5 武陵春 九上 25 2009中考古诗赏析篇目22首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 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 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 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 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 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9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 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 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14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 15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 16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 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 18 破阵子(醉。

5.苏教初中所有文言文

1.《论语》六则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鱼我所 欲也 《孟子》5.曹刿论战 《左传》6.三峡 郦道元7.与朱元思书 吴均8.出师表 诸葛亮9.桃花源记 陶潜10.五柳先生传 陶潜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12.始得 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13.陋室铭 刘禹锡14.岳阳楼记 范仲淹15.醉翁亭记 欧阳修16.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7.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18.墨池记 曾巩19.爱莲说 周敦颐20.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我自己打的,加不加分呐)。

6.初中苏教版语文背诵内容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蒹葭诗经·国风·.周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 注①:日希,音西,干 ②:氵矣,音四,水边 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观沧海作者: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按】诗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使至塞上作者: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轻车简从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代指使臣。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②,闻道龙标过五溪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风直到夜郎西⑤。

[注释]: ①闻:听说。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左迁:古人习惯上称降职为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

遥:远远地。 ②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

③五溪:今湖南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 ④与:给。

⑤风:一作“君”。夜郎:今湖南沅陵。

行路难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按】古乐府《杂曲》旧题 【乘舟】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拥彗】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归去来】指隐居。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青春】春天 【洛阳】句末原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

苏教初中文言文必背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