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香蕉的文言文(怎么用优美的语句来形容香蕉)
1.怎么用优美的语句来形容香蕉
想起你的名字, 我就看见蓝色的魅力, 见到你的名字, 我就闻到飘香的土地, 哦,海西哟,海西! 苍茫的绿色是你的生机, 涌动的春潮是你的活力, 爱拼的海西儿女, 用勤劳的双手, 创造出一个个人间的奇迹, 啊!海西,当我爱上你, 我就拥抱了浪花托起的红日; 啊!海西当我爱上你, 就把梦留在这里,留在这里! 谈起你的名字, 我就走进梦中的故里。
唱起你的名字, 我就看到明天的壮丽。 哦,海西哟,海西! 天边的彩云是我的祝福, 海峡的明月是我的惦记, 多情的海西儿女, 用心灵和智慧, 谱写着一曲曲春天的故事。
啊!海西,当我爱上你。 我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希冀; 啊!海西,当我爱上你, 就把根留在这里,留在这里。
2.文言文题
伤仲永 shāngzhòngyǒng(王安石)「中小学生必读文言文」之一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注解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闹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提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大意,传送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来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乞求仲永题诗。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智慧是上天给予的。
是上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的人,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三、重点句词 一、句解 1。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对此)感到十分惊异,(于是)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诗上题写上了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题。 3。
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来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来请仲永题诗。 5。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人,而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提并论了。 7。
泯然众人矣! 译: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了,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 8。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通达聪慧)是天赋予的,(所以)胜过一般有才能的人很多。
最终成为普通人,就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9。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的名声相称了 特殊句式一、省略句:(括号内粗体字为句子省略的部分) ①不使(之)学 ②令(之)作诗 ③之(于)天也 ④(余)还自扬州 二、倒装句: 还自扬州 现代语序:自扬州还(状语后置) 二、词解 1。 隶:属于 2。
世隶耕:世代以耕田为业 3。未尝:不曾 4。
求:要;拥有 5。异:对……感到奇怪 6。
借旁近:从邻居那里借来 7。与:给 8。
书:写 9。为:题上 10。
以……为意:把……作为内容 11。 观:欣赏 12。
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
立就:立刻完成 15。者:。
的地方 16。
稍稍:渐渐地 17。或:有的人 18。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19。邑人:同县的人,乡里人 20。
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题诗 21。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 22。
扳:通“攀”,牵,引 23。环谒:四处拜访 24。
使:让,此解允许 25。从:随着 26。
称:相当 27。闻:听说;知道 28。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9。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30。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1。通悟:通达聪慧 32。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33。
固:本来。 34。
文理:文采和道理。 35。
利:认为。
有利可图。 36。
可:值得。 37。
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8。
谒:拜访 39。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40。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41。彼其:他 42。
贤:胜过、超过 43。材人:有才能的人 44。
自:从 45。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46。
尝:曾经 47。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自,自己,为,题上 48。先人:指作者死去的父亲 49。
受之天:指先天得到的。 受,承受 50。
异:对……感到诧异 51。于:比(出自“贤于材人远矣”) 52。
于:被(出自“受于人者不。
3.谁知道有关香蕉的诗句
1、清代黄景仁《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2、宋代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译文:
燕子楼中,又煎熬过去了几度春秋岁月。怀念青春美好时光,正像美人乘鸾上仙阙,都已梦幻般飘逝。容颜悄悄地枯萎,衣带渐渐地宽缓,成串的珠泪滚落,湿透了花钿鬓侧。最无缘无故的是,芭蕉叶影倒映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曲池合拢,高台倾毁,人问万事,哪能一一诉说。
面对着南阳阡墓,襟袖上洒满了泪血。人情世态,就像变化无常的风雨;我矢志不移,本来就是一轮不变的明月。可笑乐昌公主,曾有过那么一段美好风流的时光。最终不免铜镜残缺。
3、唐代杜荀鹤《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4、唐代柳宗元《红蕉》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译文:
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5、唐代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