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文言文译文(《刘温叟,字永龄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刘温叟,字永龄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
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
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 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温叟既受命,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
”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祭,以文告之。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
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
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 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
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
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出白《宋史》,有删减)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间旦暮闻何物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跛而望矣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的一组是( )①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②温叟恶其名不取③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 ④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⑤令府吏封署而去 ⑥视西舍封识宛然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赐。
2.《败面?口》全文翻译
原文(一) 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 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原文(二) 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年幼时,好飞鹰走犬,喜歌舞吹弹。少机警,有权数,游荡无度。叔父怪之,言于曹嵩,嵩每鞭挞操。操忽心生一计:一日见叔父来,诈倒于地,败面?口。叔父慌问之,操日:“卒中风耳。”叔父归,告于嵩。操潜地归家。嵩惊而问日:“汝中风已瘥乎?”操日:“自来无此疾病,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失,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不务行业。
译文(一) 曹公小时候喜欢飞翔奔跑的动物,放荡不羁,不务正业,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看不惯,屡次将曹公的行为告诉曹嵩,要求这个做父亲的好好管教曹公。曹公知道后,很担忧。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这位叔父就假装“败面呙口”(毁伤面容,歪脸咧嘴之意),叔父觉得奇怪,忙问其故。他说:“我是忽然中风了。”叔父马上告诉曹嵩,曹嵩吃了一惊,连忙叫唤曹公过来,却见他好端端的,面貌如故。曹嵩问他:“你叔叔说你中风,难道他说错了?”曹公说:“我本来是没有中风的,但是叔叔不疼爱我,所以他就说我坏话了。”于是,曹嵩怀疑他的弟弟说谎。自此之后,曹公的叔父每次在曹嵩面前讲他的过失和不是,曹嵩都不太相信。于是,曹公就更加得意妄为了。
译文(二) 曹操少年时,喜欢放荡游侠的生活,他的叔父几次打小报告给他爸。曹操很烦他,于是有一次见到叔父时,假装眼歪嘴斜,倒在地上。叔父问他怎么了,曹操说:“我中风了。”叔父去告诉他爸,他爸来了,曹操便不假装中风,站立如常。他爸问:“叔父不是说你中风吗,怎么回事?”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可能因为叔父烦我,才说我坏话吧。”经他一挑拨,以后叔父再告他爸曹操的坏话,他爸都不听了,曹操就更加放荡自在了。
3.《败面喎口》这个文言文的译文
败面喎口就是口歪眼斜的意思
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
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译文:
曹操少年时,喜欢放荡游侠的生活,他的叔父几次打小报告给他爸。曹操很烦他,于是有一次见到叔父时,假装眼歪嘴斜,倒在地上。叔父问他怎么了,曹操说:“我中风了。”叔父去告诉他爸,他爸来了,曹操便不假装中风,站立如常。他爸问:“叔父不是说你中风吗,怎么回事?”曹操说:“我没有中风啊,可能因为叔父烦我,才说我坏话吧。”经他一挑拨,以后叔父再告他爸曹操的坏话,他爸都不听了,曹操就更加放荡自在了。
4.受诏诣保州军开道
受诏诣保州军开道。
——【原文】孔守正,开封浚仪人。宋初,补内殿直,兼领骁雄、吐浑指 挥。
从刘廷翰平蜀,还,迁骁雄副指挥使。开宝中,太祖征太原,守正隶何继筠麾下。
会契丹遣兵来援晋阳,守正接战于石岭关,大败之,斩首万级,获其将王破得。时宋师之陷敌者数百人,守正以骑军驰之,尽夺以还。
太平兴国中,累迁日骑东西班指挥使。太宗亲征晋阳,守正分主城西洞屋,领步卒大呼先登,继与内侍蔡守恩等率骑兵力战,晋军遂溃。
从征范阳,至金台驿,诏与 刘仁蕴先趋岐沟关。时城未下,守正夜超垣,度鹿角,临机桥,以大军将至,说关使刘禹使降。
禹解悬桥,守正遂入城,抚谕其军民,以城守属綦廷朗,而已赴行在。时契丹兵在涿州东,守正与傅潜率御前东西班分两阵驰击之,逐北二十余里,降其羽林兵数百人。
继与高怀德、刘廷翰合兵追之至桑乾河,契丹自是不敢近塞。一日,侍宴北苑,上入玄武门,守正大醉,与王荣论边功于驾前,忿争失仪,侍臣请以属吏,上弗许。
翌日,俱诣殿廷请罪,上曰:“朕亦大醉,漫不复省。”遂释不问。
俄命为定州行营副部署,受诏诣保州军开道,遇敌于曹河,与战数合,枭首三十余,获马五十匹,上闻而壮之。真宗即位,复徙代州。
咸平初,授昌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守正上言:“四任雁门,边亭久安,愿徙东北以自效。”
会夏人入寇,改定州行营副都部署。四年,移彰德军留后,以风疾妨政,改安化军留后。
景德初,复以不任职代。时议防秋北鄙,守正犹屡表请行。
上闵之,不许。无何,卒,年六十六,赠泰宁军节度使。
【译文】孔守正,是开封浚仪人。北宋初年,补任内殿直,兼任骁雄、吐浑指挥。
跟随刘廷翰平定蜀地,回来后,升迁为骁雄副指挥使。开宝年间,太祖征讨太原,孔守正归 属于何继筠的部下。
恰逢契丹派遣军队来支援晋阳,孔守正在石岭关迎战敌军,把他们打得打败,斩杀万余人,擒获他们的将领王破得。当时宋军有几百人陷入敌人包围中,孔守正带领骑兵飞驰进入敌 军中,全部把他们抢了回来。
太平兴国年间,累功升迁日骑东西班指挥使。太宗亲自征伐晋阳,孔守正负责攻打城西洞屋,率 领士兵呼喊着首先登上了城墙,接着和内侍蔡守恩等人率领骑兵极力奋战,晋阳的军队于是溃败。
跟随太宗征伐范阳,到达金台驿,太宗下诏让他和刘仁蕴先赶奔歧沟关。当时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孔守正在夜里越过城墙,度过鹿角,来到机桥,说朝廷大军即将到来,劝说守关将领刘禹,让他投降。
刘禹解下悬桥,孔守正于是进入城内,安抚晓谕城中军民,把守城的任务交付綦廷朗,而自己赶赴太宗的行营。当时契丹的军队在涿州东面,孔守正和傅潜率领御前东西班军队分成两阵骑马攻击他们,追赶败军二十多里,降服羽林兵几百人。
接着与高怀德、刘廷翰合兵追击敌军到达桑干河,契丹从此不敢靠近边塞。一天,孔守正在北苑陪人宴饮,皇上进入玄武门,孔守正喝得大醉,和王荣在皇上面前争论守边的功劳,愤怒地争论失掉了仪态,侍臣请求把他们交给主管官员查办,皇上没有答应。
第二天,他们一起到朝堂上请罪,皇上说:“我也喝醉了,一点都不清醒。”于是释放他们不再追问。
不久任命他为定州行营副部署,接受诏书到保州军开辟道路,在曹河遇上了敌人,与他们交战几个回合,杀了三十多人,缴获战马五十匹,皇上听到后夸奖他十分勇猛。真宗即位后,他又调任代州。
咸平初年,被授予昌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孔守正上疏说:“四次担任雁门守将,边关长久安定,臣愿意调到东北为国效力。”
恰逢西夏人入侵边塞,他被改认为定州行营副都部署。咸平四年,孔守正调任彰德军留后,因为患风痹耽误政务,改任安化军留后。
景德初年又因病不能胜任职位。当时朝中议论防守秋北的边境,孔守正还多次上表请求戍边。
皇上体恤他,没有答应。时间不久,他就去世了,时年六十六岁,被追赠泰宁军节度使。
5.朱元璋庵中题诗的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原文:
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异而问其爵里姓名,乃题诗于壁曰:“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后登极,闻诗已无有,旨钥僧至京,将杀之,既曰:“予诗何去之?”僧曰:“御制后,仅有吾故师四句在焉。”问曰:“何诗?”僧诵云:“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悉;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上笑释之。
——《七修类稿·明·郎瑛 》
译文:
太平府有座般若庵,明太祖渡江以后,微服出行到达一处山间寺庙想要借宿一晚,和尚看到他很奇怪,就问他姓名官爵以及乡里在哪。太祖就在墙上写到:“我杀尽江南的百万雄兵,腰间佩戴的宝剑还沾着血腥,你们这些山里的和尚不认识英雄霸主,只聒噪的问我的姓名”。之后,太祖登基称帝,听说墙上的诗已经没有了,下旨把和尚抓到京城。要杀掉他时问他:“我写的诗哪去了?”和尚回答说:“您登基治理天下后,仅仅留下我已去世的师傅的四句诗还在”太祖问:“什么诗?”和尚回答道:“皇上您写下的诗我们不敢留下,留下的话怕鬼怪神灵知道;因此才用法水轻轻洗掉,就是这样还有如毫毛一样的光线射向斗牛星。”太祖高兴的笑了,释放了和尚。
满意吗?
6.文言文好的进
译文: 先生坐在亿,魏人呢,拿来告别赋著名声。
咸通十三年,垂三十举了。曾经大的疲劳,乡邻误传停死。
他妻自从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人至坡向下,遇他妻。开始夫妻阔别十多岁,亿的时候在马向上,看见一妇人粗衰老跨驴,跟着稀和妻象,因斜着眼看的不停,妻也是象这。
于是使得人诘的,果亿呢。亿和的相持并且哭泣,路人都不同的的。
后旬日踏上第了。看见一妇人粗衰老跨驴,跟着稀和妻象的东西肯定莫不有超过,莫不有短,人也是然而。
所以喜欢学的人(或事物),借助人的超过拿来补他短。所以借助人的人(或事物)于是有天向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适应。丑不能,恶不适应,疲劳了;不丑不能,不恶不适应,目前了。
即使桀纣非常有可害怕并且可得到的人(或事物),并且况在贤的人(或事物)呢?过去的人(或事物)晋提出先生派遣荀停息借助道路途径在虞拿来砍虢。荀停息说:“请求拿来垂棘的璧和屈产的坐在拿来赂虞先生,并且求 借助道路途径呢,肯定可得呢。”
提出先生说:“夫垂棘的璧,我先你的宝呢;屈产的坐在,孤独的人的骏呢。 象受我璧并且不我借助道路途径,将抢凭什么?”荀停息说:“不然而,对方象不我借助道路途径,肯定不我受呢;象受我 并且借助我道路途径,这非常得到的内府并且藏的外面府呢,非常得到的内阜并且著的外面阜呢,你奚患呢?”郦生长说齐国的君王说:“夫汉王发育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的外面;授向上党的兵,向下井陉,诛成怎么你, 破北魏,举三十二城。
这样蚩尤的兵呢,非人的力呢,天的赐福呢。今停据敖仓的粟,塞成 皋的险,守白马的路,杜太走的阪,距蜚狐的口。
天向下后穿的人(或事物)先无了,王疾病先向下汉王, 齐国(国名)社稷可得并且保呢。不向下汉王,危无可确定并且等呢。”
田更多拿来作然而,于是听郦生长。罢历向下兵 守打仗备,和郦生长日纵酒。
淮阴侯听见郦生长伏车向下一样七十多城,于是夜越过兵公正原袭一样。齐国的君王田 更多听见汉兵至,拿来作郦生长卖己,于是说:“你能不过汉军,我活你。
不然而,我将烹你。”郦生长说:“举大的事不细谨,隆重德不告别让,并且先生不作象再言。”
齐国的君王于是烹郦生长,引兵东走。在这国家殷富有的,库藏充满溢,钱绢露堆放在廊的人(或事物)不可胜几。
达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态度自从得到,早上臣莫不称力并且离开,只融和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和的,使得他空出,的时候人笑呢。
侍中官崔光不过得到两匹,太后问侍中官凭什么少,回答说:“臣有两手,唯堪两匹,处所获多了。”早上贵穿他清澈明白廉。
7.请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人。
二十岁那年,担任郡功曹,做了郑县的县令。县里关了几百名囚犯,杜畿亲自审理案件,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进行裁决,全部判决后放走他们,虽然不是全部恰当,但郡里的人们都对他年轻而胸怀大志而感到惊奇。
被推举为孝廉,调任汉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乱,于是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年间才返回。荀彧将他推荐给太祖,他被太祖任命为河东太守。
当时全国的郡县都动荡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东最先安定,耗损的财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宽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顺其自然。
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这事告诉杜畿,杜畿亲自见他们,给他们讲大道理,叫他们回去仔细想想,若还有想不通的,就叫他们再到府上来(再给他们讲)。父老乡亲自然责斥他们说:“有这样好的府君,怎么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从此以后很少有来打官司的。
在他管辖的属县,所有的孝子、贞妇、顺孙,都免去他们的赋税徭役,随时慰问鼓励他们。逐渐地督促老百姓畜养母牛、草马,乃至养鸡猪狗等,皆有规定。
百姓勤于农作,家家都比较富裕。杜畿于是说:“老百姓富起来了,不可不教了。”
于是在冬天练武讲授有关知识,又开设学堂,杜畿亲自讲学,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风。韩遂、马超叛乱之际,弘农、冯翊诸县大多全县响应,河东郡虽离贼寇很近,但民无二心。
太祖西征至蒲阪,与贼寇隔渭河对岸驻军,军粮全靠河东供应,等到打败贼寇,还余粮二十多万斛。太祖出征汉中,杜畿派五千人运粮。
运粮的人互相勉励说:“人都有一死,但不可辜负我们的府君。”最终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杜畿就是这样得民心的。魏国建立以后,起用杜畿做尚书。
(立国)诸事办妥后,又有朝廷指令说:“昔日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你有和他们一样的大功,不久将授你谏官之职,但考虑到河东是国家的重要之郡,充实国库之所,靠它足以制胜天下,所以暂且麻烦你坐镇那里。”杜畿在河东为官十六年,河东郡总是全国治理得最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