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苟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1.《苟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苟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你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1.过:经过, 2.之:代词,指妇人 3.然:是这样的 4.昔:从前 5.去:离开 6.识:记住 (1)妇人哭的是他的儿子,因为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吃了。
2.《苟政猛于虎》文言文翻译
《苟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你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1.过:经过,2.之:代词,指妇人3.然:是这样的4.昔:从前5.去:离开6.识:记住 (1)妇人哭的是他的儿子,因为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吃了。
3.翻译<<苟政猛于虎>>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4.苟政猛于虎 全文翻译 苟政猛于虎 全文翻译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虎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女在墓前哀伤地哭泣。
孔子手扶车沿听(她哭诉),(并)让子贡问她,(子贡)问她道:“您这么哭,好象特别悲伤啊。”(妇女)便说:“是的。
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我的丈夫跟着被老虎咬死,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道:“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回答)说:“(这里)没有严酷的政令(和繁重的赋税)。”
孔子道:“孩子们记住,苛政猛于虎。”。
5.孔子曰:“苟政猛于虎也”
意思是: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
政:政治。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苛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出自:春秋孔子《礼记·檀弓下》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
(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扩展资料:
此句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
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
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即君王推行仁政,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就会拥护您的领导,心甘情愿的为您牺牲也在所不惜。
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