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小学语文为什么重视文言文)

1.小学语文为什么重视文言文

古人作古,文言成昨,现在我们还要不要学习文言文了呢?有学者考察台湾及新加坡等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地区或东南亚国家,感叹我们语文教育淡化、弱化文言文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若干年前中学语文界在经过了先后几次“文白之争”的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而且要加强。

加强文言文教学与时代潮流并不相悖,反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从表面看,它们似乎是逆向运动,其实是相向而行。

这是由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决定的。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认识功能——文化价值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陶冶功能——教育价值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个工具非“文言文”莫属。

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发展功能——艺术价值古今汉语一脉相承,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察古知今,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言断层现象”。

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 二、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语文界加强文言文教学、加大教科书文言文所占比重的呼声日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付诸行动。

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有了文言文的一席之地,注意了第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 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显然这一目标是针对7—9年级而提,因为在阶段性目标中,只在7—9年的目标中对应这一要求,作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表述。

在5—6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这一要求是把“诗”和“文”放在一块儿讲的,而且不难看出声调、节奏等特点,更多体现在诗中。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致使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与中学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另一种是以文解文,浮光掠影。遵循课标的要求,在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原有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

大体上,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一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播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学文作好过渡。

三要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能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文言文教学“四步教学法” 学习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如何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

根据自己平时的运用,我认为“四步教学法”对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所谓“四步教学法”是指在学习文言文时,通过四步教学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学目标。

下面就以《论语十则》为例,谈谈四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第一步: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大部分的文言文都会有一些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先看注释、查工具书或听老师读来帮助其正音。

字音读准之后,还要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节奏。如果把握不好,便很难把握文意。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应该读“悦”音,是愉快的意思。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就能准确的理解“说”的意思。

第二步:理解重点词语翻译句子 这一步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结合注释或查找资料弄懂词义、句义。

其中包括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各种句式等文言知识,然后书面译出意思。以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

例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恕”书上的解释是:儒家的推己及人,人爱待人。

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其意思。这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告诉学生“恕”的意思是宽容、用仁爱之心去对待别人。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三步:深入理解重点品味 在理解了句义、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语段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

例如:学习《论语十则》时,学生在理解了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在孔子及弟子谈论的学习方法、学。

2.小学阶段学习古诗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古诗文教学:目标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是以“古诗文”这一概念来统括的,由此可见,诗歌和散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了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体裁。再从内容来看,其中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以叙事抒情为主的文学性散文。

顾之川博士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绝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古代的书信等应用文,其实也可以看作文学作品”(《语文教材既要守正又要出新》《现代语文》2004.7)。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言,《语文》(七年级上)课本中选录了古诗1课,选录古诗5首;散文5课,17篇(段);另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由此推知,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约占六分之一。再看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历史散文4篇(段),诸子散文4篇(段)。

第二册文言文两个单元,选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散文12篇(段);第三册选录文言文两个单元,散文8篇(段),古诗两个单元,25首。第四册文言文一个单元,古典小说一个单元,选录散文2篇,文言小说2篇,白话小说2篇;此外,还选录了古代戏剧2部(节选)。

第五册选录古诗一个单元,选录诗歌8首,诸子散文一个单元(《孟子》专题),文言文5篇(段)。第六册古典小说《红楼梦》专题一个单元,选录文言小说4回(段);文言文一个单元(《史记》专题),文言文4篇(段)。

高中阶段,古诗3个单元,古代散文8.5单元,古典小说2个单元,古典戏剧0.5单元,合计14个单元,64课,高中语文34单元,136课。可见,高中阶段古诗文占五分之二左右。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方面,要特别注意研究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二是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一、古诗文教学目标:语言、文学与文化的整合 (一)从整体上说,古诗文教学目标以从语言、文学、文化这三个维度来分解 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就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语文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高考语文大纲》)等重要文献,并根据这些文件来进行分析和梳理。通过梳理和归纳,我们发现,从整体上说,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语言(准确地讲就是“文言”或“古代汉语”)、文学和文化三者的有机的统一。

具体说来,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下面四个方面:1.背诵与积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积累”,这不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也非常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明确要求。

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从先秦散文、唐宋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唐宋词以及白话诗文等方面分类列举了一些篇目供学生背诵。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背诵《兵车行》《蜀道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古代诗词以及《过秦论》《师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段)。《高考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联系也有区别。

现代文是现代汉语的典范,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典范。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文学的意蕴,就必须结合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第四阶段的“阶段目标”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明确地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识记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要“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必修课程”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文言文,小学生,意义,学习

3.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圣贤书多半是古时候人所写的,古时候用的文字,我们今天称之为文言文,现在学校教育使用的是白话文,于是文字就产生了障碍。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障碍不大,很容易突破。文言文是我们中国老祖宗高度智慧的发明,古圣先贤他们在想,如何将他们的智慧,将他们人生当中的经验,传给后人作参考,这是一桩大事。用什么方法传,这个方法是大的工程,这才想到发明了文言文。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因为他知道言语会随着时代变,会随着地区变,如果用一般言语,用这些方式来记载,传个几十年、几百年,后人就看不懂了。正如同现在的西方,古典的东西是拉丁文写的,现在只有极少数的专家还在那里摸索,绝大多数的人不得受用,这个可惜。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们聪明,把语跟文分开,语言随你怎么变法,文决定不变,这一招就对了。

所以今天,你要能稍稍懂得文言文,你读《论语》就跟孔老夫子对面谈话没有两样。孔老夫子去我们两千五百年,两千五百年传递没有改变,这是文言文的好处,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找不到的,我们祖先对我们后代的恩泽多么大!我们应当感恩戴德。感恩具体的表现就是要学文言文,文言文学习难不难?不难。诸位如果到故宫博物院,或者到大的图书馆,你去找,找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大概还有模范作文这些本子。这些东西我过去都看过,还是线装书。小学生写的文章文言文,他们的年龄不过八、九岁而已,可见这个东西不难!八、九岁,十来岁就写出很漂亮的文言文。

过去我在台中求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要学经教,文言文不能不学习。学习文言文方法就是背诵,现在人一听到背诵就吓倒了,他不知道背诵是学习的基本,并不困难。你一个星期背一篇古文,有什么困难?你花上一年的工夫,能够熟背五十篇古文,你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就具备了。一年的时间,一个月念一篇,你去选《古文观止》,在《古文观止》里面选五十篇。能够熟背一百篇古文的,他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所以从前八、九岁的小孩,他念的文言文大概不止一百篇,所以他能写得很好,这有什么困难!这是我们中国固有文化里面的特色,无比的殊胜,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你把这一关突破,你可以读文言文,你可以写文言文。《四库全书》是文化的遗产,文言文是一把钥匙,你拿到这个钥匙,文化遗产你就接受了,你就得到受用。智慧的宝库,经验的渊源。佛经的文字比古文要浅显得多,这是当年译经的这些大师,总是想把佛法能够普遍的宣扬,让一切大众都很容易明了接受,所以用最浅显的文字,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文。所以佛经我们看起来更容易,不感觉得困难,这在文学里头,称佛经这种文字叫做‘变文’。

我们说到这个地方,对于中国古典的文化要留意,文言文要特别注重,最重要的是要教你的子弟,儿童好教。虽然现在学校里面不念了,你在家里头帮助他,帮助他学习古文、背诵古文。你能够带领着他,他能够背个一百篇、两百篇,将来一生受用无穷,然后他才知道父母对他的爱护,父母对他的好处。他现在虽然不知道,将来一生感激不尽,这是真话。所以我在国外常常劝勉我们学佛的同修,最好用《无量寿经》教诫子弟,把《无量寿经》当古文来读,其实《无量寿经》的文字,虽然是文言文,是最浅显的文言文,也可以说是最白的文言文。它里面一共有四十八品,也就是四十八章。过去李老师要求我们要熟读五十篇,那这四十八篇大概就差不多了。所以我说让小朋友熟读这一部经,一举有四得。第一他在海外,他不会把中国的言语忘记,他天天要念!第二,他认识中国字,不会把中国文字忘记。第三,他学习了浅显的文言文。第四,同时他也学到佛法。所以一举四得。我们如果真的是爱护子弟,应当要这样去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够疏忽。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