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蹉跎无为的文言文(《庄子》苦乐文言文翻译)
1.《庄子》苦乐 文言文翻译
至 乐 【题解】 “至乐”是首句中的两个字,意思是最大的快乐。
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人应怎样对待生和死呢?篇文的内容就在于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全文自然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第二部分至“故止也”,写庄子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故事,借庄子的口指出人的死生乃是气的聚合与流散,犹如四季的更替。
第三部分至“我又何恶焉”,指出“死生如昼夜”,人只能顺应这一自然变化。第四部分至“复为人间之劳乎”,借髑髅之口写出人生在世的拘累和劳苦。
第五部分至“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借孔子之口讲述一个寓言故事,指出人为的强求只能造下灾祸,一切都得任其自然。第六部分至“予果欢乎”,指出人的死生都不足以忧愁与欢乐。
余下为第七部分,写物种的演变,这一演变的过程当然是不科学的,没有根据的,其目的在于说明万物从“机”产生,又回到“机”,人也不例外;从而照应了首段,人生在世无所谓“至乐”,人的死与生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原文】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1);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2),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3)。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4),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5),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6)。”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7),不争,名亦不成。
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8),誙誙然如将不得已(9),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10),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11)。
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12),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13)。
芒乎芴乎(14),而无从出乎(15)!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16)!万物职职(17),皆从无为殖(18)。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译文】 天下有最大的快乐还是没有呢?有可以存活身形的东西还是没有呢?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以上种种对待身形的作法实在是太愚蠢啊!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忽略了。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疏远了。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我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真正的好呢,还是实在不能算是好呢?如果认为是好行为,却不足以存活自身;如果认为不是好行为,却又足以使别人存活下来。
所以说:“忠诚的劝谏不被接纳,那就退让一旁不再去争谏。”伍子胥忠心劝谏以致身受残戮,如果他不努力去争谏,忠臣的美名也就不会成就。
那么果真又有所谓好还是没有呢?如今世俗所从事与所欢欣的,我又不知道那快乐果真是快乐呢,果真不是快乐呢?我观察那世俗所欢欣的东西,大家都全力去追逐,拼死竞逐的样子真像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人人都说这就是最为快乐的事,而我并不看作就是快乐,当然也不认为不是快乐。
那么,世上果真有快乐还是没有呢?我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和烦恼的。所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
天下的是非果真是未可确定的。虽然如此,无为的观点和态度可以确定是非。
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存活的了。请让我说说这一点。
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
2.关于“无为”的诗句有哪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汉.《古诗十九首》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魏晋.蔡琰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境忘情性任天真。
以证无生法忍。————宋.张伯端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
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虽然四句属无为。
此等何须脱离。————宋.张伯端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
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不在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
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祗。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
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
叱咤生风雨,玩世挟明时。————宋.张继先还元返本。
作用难明须细论。神气□□。
窈窕之中复混成。勤修不倦。
直到无为功始见。此是天机。
不遇真仙莫强知。————宋.张抡恬淡家风,寂寥活计,无为无作无言。
行住坐卧,莫放马猿颠。性有调和柔弱,触来无火无烟。
通真理,无情无欲,无罪亦无愆。诸公休外觅,天真一点,元在心间。
被黑云遮障,不计余年。好用清风吹散,云收处、露出青天。
森罗见,一轮明月,光耀照无边————。宋.《满庭芳·恬淡家风》争似无为实相门,朝歌暮拍整乾坤。
东边打著西边响,到头只用一光吞。————宋.释印肃绝学无为闲道人,不曾礼拜不看经。
不动遍周尘刹海,卓尔孤身混白云。————宋.释印肃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宋.《满庭芳·清净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