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翻译(《文征明习字》的全文翻译)

1.《文征明习字》的全文翻译

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1)写《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

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书林纪事》)注释(1)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3)率:标准。

(4)书:书法。(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稍微。

(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译文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2.文徵明习字(文言文) 翻译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词语解释:(1)临:临贴,照着字画摹仿。

2)日:每天。3)以:把。

(4)率:标准。5)书:写字,书法。

(6)遂:于是,就。(7)进:进步(8)于:对,对于。

(9)尝:曾经。10)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1)或:有时。 12)简札:信件,书信。

(13)少:通假字,通“稍”。稍微。

14)易:改变,这里是改写的意思。15)厌:厌烦,厌倦。

16)故:因此。 17)愈益:愈加,更加。

习字,文言文,翻译,文征明

3.文征明习字的翻译

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1)写《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

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书林纪事》)注释(1)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3)率:标准。

(4)书:书法。(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稍微。

(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译文文征明临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4.文徵明习字翻译

译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他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原文: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文徵明习字,文出清·马宗霍《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作者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二、文言知识1、“易”与“更”。“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

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2、书。

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书遂大进”中的“书”。

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徵明习字。

5.<文征明习字》古文翻译

原文:标题:文征明习字作者或出处:《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或注释: 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注释】

[1]临:临帖,照着字画模仿。

[2]日:每天。

[3]率:标准。

[4]书:书法。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尝:曾经。

[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

[9]或:有时。

[10]简札:信件,书信。

[11]少:稍微。

[12]易:改换,更换。

[13]厌:嫌麻烦而讨厌。

[14]故:所以。

[15]愈益:愈加,更加。 【赏析】

本文记古人文征明刻苦练习书法,一生对自己严格要求,最终有所成就的事情。此文告诫人们学习要刻苦努力,治学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有进步。【启示】

文徵明习字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潦草,都不会成功。我们学生学习知识也应该像文徵明习字一样,才会取得优秀成绩

6.文征明习字的翻译

原文

文征明临(1)写《千字文》,日(2)以十本为率(3),书(4)遂(5)大进。平生于(6)书,未尝(7)苟且(8),或(9)答人简札(10),少(11)不当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厌(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书林纪事》)

【注释】

(1)临:临贴,照着字画模仿。(2)日:每天。(3)率:标准。(4)书:书法。(5)遂:于是,就。(6)于:对,对于。(7)尝:曾经。(8)苟且:敷衍了事,马虎。(9)或:有时。(10)简札:信件,书信。(11)少:稍微。(12)易:改换,更换。(13)厌:嫌麻烦而讨厌。(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译文】

文征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7.文徵明习字(文言文) 翻译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词语解释:

(1)临:临贴,照着字画摹仿。2)日:每天。3)以:把。(4)率:标准。5)书:写字,书法。(6)遂:于是,就。(7)进:进步(8)于:对,对于。(9)尝:曾经。10)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11)或:有时。 12)简札:信件,书信。(13)少:通假字,通“稍”。稍微。14)易:改变,这里是改写的意思。15)厌:厌烦,厌倦。16)故:因此。 17)愈益:愈加,更加

8.谁知道文言文<<文徵明习字>>的整篇翻译

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于是大有进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没有马虎的时候,有时他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烦。因此,他越到老年,书法越发精致巧妙。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出自《书林记事》

【注释】

(1)临:临贴。

(2)日:每天。

(3)以:按照。

(4)本:书籍的一册。

(5) 率:标准。

(6)书:书法。

(7)遂:于是,就。

(8)进:进步

(9)于:对,对于。

(10)书:写字

(11)尝:曾经。

(12)苟且:这里是马虎草率的意思。

(13)或:有时。

(14)答:回复

(15)简札:信件,书信。

(16)少:通假字,同“稍”。稍微。

(17)当意:称心。

(18)必:一定,必须。

(19)三:多次

(20)易:改变,本文为“改写”的意思。

(21)之:表递进

(22)厌:厌烦。

(23)故:因此。

(24)愈益:愈加,更加。

(25)精妙:精致巧妙。

(26)大进:迅速进步;进:进步。

(27)平生于书,书:写字,书写。

(28)苟且:随便,马虎,不认真。

(29)益:更加

【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后以征明为名,改字征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

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文征明习字文言文阅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