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文言文阅读戴胄犯颜执法(《戴胄犯颜执法》文言文)
1.《戴胄犯颜执法》文言文
原文: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译文: 贞观元年,大理寺少卿一职暂缺,公正执法的戴胄被李世民亲自点将,走马上任。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
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这时候,一个任徐州司户参军叫柳雄的人,伪造在隋官资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
戴胄根据法律判处他流放。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我下令不自首者处死,你却判其流刑,这不是向天下显示我说话不算数吗?你想要卖法吗?”戴胄说:“您如果是马上杀了那个人,臣是管不了的;既然交付大理寺处理,臣不能违背法律。”
李世民又说道:“你只关遵守法律,难道让我说话失信吗?” <娆雪语文网> 戴胄回答:“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发出来的罢了!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臣私下替陛下珍惜这一点。”李世民终于醒悟了,说道:“我执行法律有失,先生您能够加以纠正,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 史书上说,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犯颜执法,不断的推翻李世民一时气恼作出的决定,经过他的手处理的案子,从来就没有冤枉的。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 ) 狱( ) 答案:愤恨、案件。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答案: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内容来自raoxue.com]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 答案: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答案: 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2.文言文《戴胄犯颜执法》的翻译
原文: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寺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译文:皇上因为兵部郎中戴胄为人忠心清廉公正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
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
皇上愤怒地说:“你是想要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说:“皇上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
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这多次触犯圣颜而坚持执行法律,言辞像泉涌一样,皇上都听从他的,天底下没有冤案了。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敕:下令以:来于:向此:这存:保存复:再布:昭示。
忿:愤怒 怨恨曰:说皆:都狱:案件。故:所以。
3.戴冑犯颜执法文言文阅读答案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小题1: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中的节奏停顿。(2分)
卿 欲 守 法 而 使 朕 失 信 乎?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复断之以法
④天下无冤狱:
小题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①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②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小题4:从选文看,戴胄与唐太宗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2答案(表抄答案,解析更重要->戳这)
【答案1】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答案2】①认为 ②伪造(资历) ③再,又 ④案件
【答案3】①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②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答案4】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犯颜执法,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勇于纳谏、屈己重法。
4.《戴胄犯颜执法》文言文
原文: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译文:贞观元年,大理寺少卿一职暂缺,公正执法的戴胄被李世民亲自点将,走马上任。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
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这时候,一个任徐州司户参军叫柳雄的人,伪造在隋官资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
戴胄根据法律判处他流放。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我下令不自首者处死,你却判其流刑,这不是向天下显示我说话不算数吗?你想要卖法吗?”戴胄说:“您如果是马上杀了那个人,臣是管不了的;既然交付大理寺处理,臣不能违背法律。”
李世民又说道:“你只关遵守法律,难道让我说话失信吗?” <娆雪语文网> 戴胄回答:“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发出来的罢了!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臣私下替陛下珍惜这一点。”李世民终于醒悟了,说道:“我执行法律有失,先生您能够加以纠正,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 史书上说,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犯颜执法,不断的推翻李世民一时气恼作出的决定,经过他的手处理的案子,从来就没有冤枉的。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忿( ) 狱( )答案:愤恨、案件。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答案: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内容来自raoxue.com]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答案: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答案: 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5.戴胄犯颜执法 阅读答案 急需答案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译文:
贞观元年,大理寺少卿一职暂缺,公正执法的戴胄被李世民亲自点将,走马上任。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这时候,一个任徐州司户参军叫柳雄的人,伪造在隋官资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戴胄根据法律判处他流放。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我下令不自首者处死,你却判其流刑,这不是向天下显示我说话不算数吗?你想要卖法吗?”戴胄说:“您如果是马上杀了那个人,臣是管不了的;既然交付大理寺处理,臣不能违背法律。”李世民又说道:“你只关遵守法律,难道让我说话失信吗?” <;娆雪语文网>
戴胄回答:“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发出来的罢了!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臣私下替陛下珍惜这一点。”李世民终于醒悟了,说道:“我执行法律有失,先生您能够加以纠正,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
史书上说,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犯颜执法,不断的推翻李世民一时气恼作出的决定,经过他的手处理的案子,从来就没有冤枉的。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 ) 狱( )
答案:愤恨、案件。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答案: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内容来自raoxue.com]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答案: 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谢谢采纳
6.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
答案如下:李世民因为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执法任命他为大理寺卿。
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
这时候,一个人伪造自己的做官资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该判这个人流放"。
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你想要的遵守法律而令我失去信任吗?"戴胄回答:"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
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李世民说道:"先生能够执法,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李世民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
原文如下: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如下:1.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2.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3.擢:提升。4.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5.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6.敕:下令7.以:来8.于:向9.此:这10.存:保存11.复:再12.布:昭示。
13.忿:愤怒 怨恨14.曰:说15.皆:都16.狱:案件。17.故:所以。
7.文言文戴胄犯颜执法
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
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皇上(称赞戴胄)说:“你善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8.求《戴胄犯颜执法》文言文翻译
皇上因为兵部郎中戴胄为人忠心清廉公正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
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
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我说话不算话吗?”戴胄回答说:“下令的人只是因为一时的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
陛下因为愤怒候选人的作假,所以想要杀他,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这一次触犯圣颜而坚持执行法律,言辞像泉涌一样,皇上都听从他的,天底下没有冤案了。
9.《戴胄执法》文言文翻译
贞观元年,戴胄任大理寺少卿。
当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曾经被传召,没有解除佩刀进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守门校尉没有察觉,其罪应当处死;长孙无忌误将佩刀带进去,责罚二十斤铜。
皇上同意了。戴胄反驳说:“校尉没有察觉和无忌带刀进入,都是失误啊。
臣子对于君王,不能够以失误为借口,法律上说:‘供奉君王汤药、饮食、舟船,有所失误没有按照法令的人,都处死刑。’陛下如果考虑到长孙无忌过去的功劳,(不加治罪,)那就不是司法部门该管的事了;如果按照法律处理,罚铜并不恰当。”
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个人的法律,是天下人的法律啊,怎么能够因为无忌是皇亲国戚,就要屈法顺情从轻处理他呢”责令重新定议。德彝仍然执行原来的判决,太宗将要同意这个判决。
戴胄又说:“校尉是因为无忌的失误才获罪的,按照法律,他的罪过应当比无忌要轻。若论失误,他们的情形是一样的,可是一生一死,轻重悬殊。
我冒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请求。”太宗赞许他,终于免除校尉死刑。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A小题1:发怒、生气;案件。
小题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小题1: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唐太宗认为应该杀死。戴胄的理由是判案要依据法律,这样才能保全大的信用。
小题1: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他严格依据法律处置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小题1:小题1句子的停顿要明确句子的意子, “上”即唐太宗,是主语,所以A在主谓之间停顿是正确的。小题1:字词的解释小题1:句子的翻译小题1:小题4“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在原文中即可找到相关语句,“戴胄的理由”也可在原文中找到原句,但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即“请简要概括”。
小题1:小题5注意结合原文分析,并用词语概括出来。只要按要求做题,并认真读原文,此文言文的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