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看的文言文(适合六年级小学生读的文言文有哪些?)
1.适合六年级小学生读的文言文有哪些?
比较容易懂的古文有:《论语》《世说新语》《淮南子》《韩非子》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
六年级古诗文中的千古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5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六年级下册文言文?
《学奕》《两小儿辩日》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此文已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制六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课本第一课。
《学弈》全文翻译: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六年级文言文有哪些
【六年级上册】
学弈
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六年级下学期】
矛与盾 《韩非子》
原文: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并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最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6年级文言文和古文
文言文课文
第一学期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两小儿辩日《列子》
陋室铭[唐]刘禹锡
爱莲说[宋]周郭颐
为学[清]彭端淑
熟读精思[宋]朱熹
古诗四首
观沧海[三国]曹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望岳[唐]杜甫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词二首
菩萨蛮[唐]韦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
望九华[宋]王十朋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战国]韩非
郑人买履[战国]韩非
滥竽充数[战国]韩非
画蛇添足《战国策》
第二学期
春之古韵
春夜喜雨[唐]杜甫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江南春[唐]杜牧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昴
黄鹤楼[唐]崔颢
山居秋螟[唐]王维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李白诗三首[唐]李白
行路难
送友人
月下独酌
《论语》八则[春秋]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战国]孟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战国]荀子
《吕氏春秋》两则
橘逾淮为积《晏子春秋》
螳螂捕蝉[汉]刘向
第一学期
秋思[唐]张籍
春望[唐]杜甫
寄酬韩冬郎兼职畏之员外(其一)[唐]李商隐
采莲子(其二)[唐]皇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