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隆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明史)

1.文言文 明史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修撰,后改任监察御史。

惠帝刚即位时,出来视朝较晚,昌隆上疏劝谏道:“高皇帝鸡鸣而起,黎明即上朝,太阳没出已经接见百官了,所以能够百务振兴,天下平安。陛下继承大业,应该继承祖宗的雄武精神,兢兢业业,忧勤万机。但现在却已图安逸,太阳已出来数刻,还没有临朝。群臣宿卫宫中,疲于等候,旷职废业,上下松弛。如果这种现象传到天下四裔,将不是社稷之福。”皇上说“:昌隆的话很恳切坦直,礼部将他的话宣示天下,使天下知道我的过错。”不久,他因有地震又上书,被贬任福宁县知县。燕王军队逼近时,昌隆以北方来的章奏动辄便引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为由,劝皇上罢兵,允许燕王入京朝见;如果有了差错,便让出皇位;如果现在沉吟不断,进退唯艰,那以后想求作丹徒布衣也不行了。成祖入京师后,昌隆名在奸臣之中,因前面这篇奏章被免去死罪,命他到北平教授世子。

永乐二年,册封世子为皇太子,升昌隆为左春坊左中允。他随事匡正劝谏,太子很敬重他。解缙被贬退时,同一天改任昌隆为礼部主事。尚书吕震正在掌权,他性格刻薄妒嫉,当他独处深思时,如果用手指刮眉毛,则定有密谋深计,他的属官一发现便互相告诫,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来汇报事情。昌隆上前汇报,吕震怒而不应。过了一会儿昌隆又汇报,吕震更怒了,拂衣而起。昌隆退下去向太子汇报,取得令旨来实行。吕震大怒,上奏说昌隆假托东宫臣僚,暗中想结党,蓄藏无君之心。昌隆被逮捕入狱,不久遇上赦令得以复官。父亲去世后,他不待守孝期满,即被召回任职,他去拜见吕震,吕震温言接待他。他入宫处理先前的奏章,又被投进锦衣卫监狱,并被抄了家。皇上每次出京巡幸,被投进诏狱人的都被车载随从,称为随驾重犯,昌隆也在其中。

过了几年,谷王谋反之事发。因谷王先前曾奏请昌隆做他的长史,就判他以同谋之罪,诏令公卿一起审问。昌隆不停地申辩,吕震驳斥他。定案之后,把他极刑处死,并将他诛族。后来吕震病重将死,叫喊“尹相”,说见到昌隆想杀他。

2.尹直 字正言 泰和人文言文

尹直,字正言,泰和人。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成化初,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引汉昌邑(昌邑王刘髆)、更始(汉更始帝刘玄)为比。直辨曰:“《实录》中有初为大臣,后为军民者。方居官时,则称某官某,既罢去而后改称。如汉府以谋逆降庶人,其未反时,书王书叔如故也。岂有逆计其反,而即降从庶人之号者哉!且昌邑旋立旋废,景泰帝则为宗庙社稷主七年。更始无所受命,景泰帝则策命于母后。当时定倾危难之中,微帝则京师非国家有。虽易储失德,然能不惑于卢忠、徐振之言,卒全两宫,以至今日。其功过足相准,不宜去帝号。”时不能难。既成,进侍读,历侍读学士。

六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章下所司。十一年迁礼部右侍郎,辞,不许。丁父忧,服除,起南京吏部右侍郎,就改礼部左侍郎。二十二年春,召佐兵部。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诏从之,命都御史屠滽往。贵州镇巡官奏苗反,请发兵,廷议将从之。直言起衅邀功,不可信。命官往勘,果无警。是年九月改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逾月,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躁于进取。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直初觊礼部侍郎,而旻荐他人。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旻曰:“公所谓简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属其党万安、彭华谋内召,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列何琮等八人。诏用琮,而直以安、华及李孜省力,中旨召还。至是修怨,与孜省等比。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物论喧然不平。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于内侍郭闰。勘事浙江,輘轹诸大吏,吏部尚书李裕恶之。比还,即除绍兴知府。清惧,累章求改,裕极论其罪,下诏狱。安、闰以属直,为言于孜省,取中旨赦之,改知郧阳。

孝宗立,进士李文祥,御史汤鼐、姜洪、缪樗,庶吉士邹智等连章劾直。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帝于是薄其为人,令致仕。弘治九年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合,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正德中卒,谥文和。

赞曰:《易》称内君子外小人,为泰;外君子内小人,为否。况端揆之寄,百僚具瞻者乎!陈循以下诸人,虽不为大奸慝,而居心刻忮,务逞己私。同己者比,异己者忌;比则相援,忌则相轧。至万安、刘吉要结近幸,蒙耻固位。犹幸同列多贤,相与弥缝匡救,而秽迹昭彰,小人之归,何可掩哉!

昌隆,文言文,答案,阅读

3.阅读古文题

1.该文中的“曰”字,读音为 yue ;“退”的意思是 返回、离去 。(2分)

2.在句子“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1分)

例如:列子/学射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靶子,去请教关尹子。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子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那还不行。”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是怎样射中靶子的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牢记住,千万别忘记它。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2分) 4.原文中“守而勿失”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关尹子教射的思想精华。(1分)

5.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尹昌隆文言文阅读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