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求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的文言文知识归纳)

1.求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的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14.孔孟两章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实词 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从,在) 固而近于费 (和,同,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在)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夫 夫颛臾 (那) 夫如是 (发语词) 相 则焉用彼相矣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相夫子 (辅佐,动词) 而 危而不持 (却,表转折) 固而近于费 (又,表并列) 安 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使…生活安定)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作 今:认为 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 今:表判断 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国的封地叫“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陈力就列 古:就,充任;列,职位 今:到队列去 或百步而后止 古:有人 今:或者 词类活用 无乃尔是过与 过,名词 动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 养生丧死无憾 生,死,名词 动词,生者,死者 树之以桑 树,名词 动词栽种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 动词重视 衣帛食肉 衣,名词 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 动词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 罪,名词 动词,归罪 15.劝学 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糅”,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 虚词 而 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可译为“地”) 而见者远 (表转折,但)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就,于是) 锲而不舍 (表转折,但)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并且)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比) 善假于物也 (对) 焉 风雨兴焉 (于之,从…) 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于) 以 輮以为轮 无以至千里 (用来…的办法) 实词 劝学 (劝勉,勉励) 木直中绳 (符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干)(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反省) 吾尝跂而望矣 (提起脚后跟站着)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强)(清楚) 假舆马者 (借)(车) 而致千里 (到达) 而绝江河 (横渡) 不积跬步 (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 驽马十驾 (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雕刻) 用心一也 (专一) 用心躁也 (浮躁)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验,对照检查;反省 今:探究并领会 蟹六跪而二螯 古:腿,蟹脚 今:下跪动作 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 今:一种贵重的金属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托身,安身 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而绝江河 古:特指长江、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蚓无爪牙之利 古:鸟兽的爪和牙 今: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 词类活用 其曲中规 曲,形容词 名词曲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 状,每天 非能水也 水,名词 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 状,在地面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 一,数词 形容词专一 輮使之然也 輮,动词 名词弯曲的办法 积善成德 善,形容词 名词善行 16.过秦论 通假字 孝公既没 “没”通“殁”,死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从”通“纵” “举”通“与”,帮助,支持 秦有余力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不堪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锄耰棘矝 “棘”通“戟” 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多义词 之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朋制其兵 (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 (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 (它们,代词) 因 因遗策 (沿袭) 因利乘便 (趁着) 因河为池 (凭借) 制 制其兵 (统帅) 秦有余力制其弊 (制服) 履至尊而制六合 (统治) 兵 制其兵 (军队) 收天下之兵 (兵器)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追亡逐北 (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势 致万乘之势 (势力) 攻守之势异也 (形势) 利 因利乘便 (便利的机会) 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 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 (遗留下来的) 古今异义 当是时也 古:这,此 今:判断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内 古:黄河 今:指一般江流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吝惜 今:喜爱 于是六国之士 古:在这时 今:连词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血流漂橹 古:大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奋六世之余烈 古:功业 今:猛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古:举起 今:振动 因河为池 古:护城河 今:水池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古:深不可测 今:指意外情况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词类活用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包,囊,名词 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动 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动 合从缔交 交,动词 名词 联盟 尊贤而重士 重,形容词 动词 尊重 追亡逐北 亡,北,动词 名词 吞二。

2.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4文言文的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

(1)通假字(例) 1)举酒属客 (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 3)山川相缪 (通“缭”) 4)?,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5)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例)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从前 今义 朝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3)一词多义(例)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 (往) B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C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D 如期完成 (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亲属)

E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3)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 yao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4)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5)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6)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7)苟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8)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9)异

A 始指异之 (称奇)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10)特

A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11)为

A 余自为像人 (成为) B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12)而

A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B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译为“地”、“着”)

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3)乎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B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C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用于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4)词类活用(例)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5)特殊句式(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3)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