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轶事文言文翻译(王子猷轶事的文言文翻译)
1.王子猷轶事的文言文翻译
王子猷逸事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①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后作桓车骑②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扳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后为黄门侍郎,未几,弃官东归。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
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子猷、子敬③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其傲达若此。后与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摘编自《晋书·王徽之传》《世说新语》) 【参考译文】王徽之字子猷,生性高远而不合群,不受羁绊。
起初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头,衣带散乱,不管府中的公事。后来担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你管理什么部门?”徽之回答说:“好像是管马的。”
桓冲又问:“官府里多少马?”回答说:“我不懂有关马的事,又怎么知道马的匹数?” 桓冲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回答说:“活马的事还不知道,哪里知道死马的事!”桓冲对他说:“你到府中已经很久了,近日内应该处理政务了。”王子猷开始并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远方,用手支着腮帮子说:“西山早晨很有一股清爽的空气啊。”
曾跟从桓冲出行,遇上天降暴雨,徽之就下马挤进桓冲乘坐的车里,对他说:“您怎么能一个人独占一辆车!”后来他又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不久辞官归隐。王子猷生性爱竹,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
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王子猷有一次到外地去,经过吴中,知道一个士大夫家有个很好的竹园,竹园主人已经知道王子猷会去,就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王子猷却坐着轿子一直来到竹林里,讽诵长啸了很久,主人已经感到失望,还希望他返回时会派人来通报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门去。
主人特别忍受不了,就叫手下的人去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王子猷因此更加赏识主人,这才留步坐下,尽情欢乐了一番才走。王子猷出国都(建康),船还停在码头上,没有上岸。
过去曾经听说桓子野善吹笛,可不认识子野。遇见桓子野在岸上经过,子猷在船中,客人中有认识子野的说:“这人是桓子野。”
王子猷便叫人请子野相见,并说:“听说您擅长吹笛,试着为我吹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一向听到过王子猷的名声,就立即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演奏了三支曲子。
演奏完毕,就上车走了。客主没说一句话。
子猷、子敬一同读《高士传》一书所记的人和所写的《赞》,子敬很赞赏井丹的高洁,子猷却说:“比不上长卿那样不拘礼法,不在乎世人讥评。”他就是这样傲岸豁达。
后来,和子敬都病得很重,而子敬先去世。子猷问侍候的人说:“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听到子敬的音讯?这是已经去世了!”说话时一点也不悲伤。
于是就叫来车子去奔丧,一直都没有哭。王献之平时喜欢弹琴,王徽之便一直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王献之的琴来弹。
琴弦怎么也调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了!”说完就悲痛得昏了过去,很久才醒过来。过了一个多月也去世了。
2.文言文<<;世说新语>>";王子猷
原文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
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月光,他于是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
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3.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这句话出自魏晋时期《世说新语》中的一片文言文,意思是: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别人的空房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哪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啊!”
【原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译文】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别人的空房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哪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啊!”
扩展资料
王子猷的这种任诞是对竹的一种妙赏,以及对竹子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对竹子的爱好中寄托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古人多寄情于竹,王子猷同样不例外。
王子猷原名王徽之,是东晋时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才华出众,却生性落拓,崇尚当时所谓的名士习气,平时不修边幅,对竹子尤为喜爱,不可无竹的故事正是来源于此。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
4.王子猷居山阴全文翻译
王子猷居山阴①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
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⑥。经宿方至⑦,造门不前而返⑧。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
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
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注释] ①本篇通过王子猷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
山阴,旧县名,在今浙江绍兴市。 ②眠觉:睡醒。
③左思《招隐诗》:见本书左思部分。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博学多艺,隐居不仕。 ⑤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
⑥即便:立即。 ⑦经宿方至:经过一夜才到。
⑧造门不前而返:到门前不进去见面就返回。造,到。
前,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