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左传原文及译文)

1.左传原文及译文

《左传》 隐公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1],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2],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3]。佗邑惟命"。

请京[4],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5],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6],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7],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8]:"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9]。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10]。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11],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12]"。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13],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14]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15]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16]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1]郑武公:名掘突,郑国第二位国君,约公元前770—前744年在位。

申:春秋初国名,姜姓。其地为今河南南阳市。

[2]亟:屡次。 [3]虢(ɡuó)叔:虢,西周时的封国,封于制,称东虢。

虢叔为东虢国君,后东虢被郑国吞并,虢叔死在那里。 [4]京:郑国属地,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20余里。

[5]都:指诸侯的国都与卿大夫封邑。雉:城墙高一丈、长三丈称为一雉。

[6]度:法度,不度即不合法度。 [7]为之所:给他安排一个地方。

所,地方。 [8]公子吕:郑国大夫。

[9]廪延:郑国属地,在今河南延津县境内。 [10]昵(nì):粘连的意思,意指不能团结其部众。

[11]卒乘:士兵和战车。 [12]鄢:西周时国名,后被郑武公所灭,当今河南鄢陵县北。

[13]如二君:指郑庄公与共叔段好像是两个国家的君主。 [14]寘:同"置”。

城颍:郑国属地,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15]颍谷:郑国属地,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

封人:镇守边疆的地方官吏。 [16]繄(yī):语气词,作用与”惟”相近。

【译文】 当初,郑国的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武姜生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逆生,姜氏难产而害怕,所以就给他取名为寤生,因此而讨厌他。

姜氏喜爱共叔段,想要把他立为太子,屡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共叔段。

郑庄公对她说:"制,那是个危险的地方,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你可任意选择,我唯命是听"。

姜氏又为共叔段请求以京地作封邑,让共叔段居住到那里,称为京城太叔。祭仲对郑庄公说:"都会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将是国家的祸害。

按照先王的制度,卿大夫最大的封邑,也不能超过侯、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封邑只能是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只能是九分之一。现在京城封邑不合法度,违背先王制度,君王你会承受不了的"。

郑庄公说:"这是姜氏想要的,我怎么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对郑庄公说:"姜氏的要求哪里能够满足得了,不如趁早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发展。如果发展起来,就难以对付了。

蔓延的野草都不能除掉,何况是君王你宠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定自取灭亡,你就等待着他的灭亡吧!” 不久,共叔段又命令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地接受他与郑庄公的共同管辖。公子吕对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接受两个人的管属,君王你将如何处理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共叔段,那我就请求服侍他;如果不让给他君位,那就请你除掉他,以免让老百姓产生二心"。

郑庄公说:"用不着去管,他会自己遇到祸害"。共叔段又将西部和北部由他和郑庄公共同管辖的边地收归己有,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

公子吕又对郑庄公说:"这下可好了,共叔段势力雄厚,能够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了"。郑庄公说:"他不行道义,不团结人,势力雄厚只能促进他的崩溃"。

左传退避三舍文言文原文,左传退避三舍文言文原文译文,左传骄兵必败文言文翻译

2.曹刿论战(《左传》)原文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去。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与。 (7)鄙 :鄙陋,指目光短浅 (8)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12)遍:遍及,普遍。

(13)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石、丝织品。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8)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9)驰:驱车(追赶)。 (20)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21)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2)既克:已经打了胜仗。

(23)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26)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2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8)加:虚夸。

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29)察:弄清楚。

(30)情:实情。 (31)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32)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33) 败绩:大败 (34)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去。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请求见鲁庄公。他的同乡人说:“当权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有权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做到深谋远虑。”

于是进入朝中求见。 (曹刿)问:“凭什么作战?”庄公说:“所拥有的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用来给大家分享。”

回答说:“小的恩惠不可能普及大众,民众不会随从效力的。”庄公说:“祭祀的牲畜玉石锦帛,不敢多报,必定诚实有信用。”

回答说:“小诚实不是信用,神不会保佑你的。 ”庄公说:“(不管)大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必定判得合乎情理。”

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招集民众)打一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一起去。”

庄公让他坐同一辆战车,在长勺迎战。庄公准备擂鼓,曹刿说:“不可以。

”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擂鼓了。”齐国战败。

庄公准备驱车追击齐国军队,曹刿说:“还不行。”下车看敌军的车印,登上车手扶车前的横木观望敌军(后),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敌军)之后,庄公问他原因。

回答说:“战斗,靠的是勇气。擂第一次鼓时鼓舞起士兵的勇气,(等)再次擂鼓士兵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擂鼓时士兵的勇气已耗尽了。

敌方士兵勇气耗尽我方士兵勇气充盈,所以能战胜他们。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我怕有埋伏。

我看他们的车印杂乱,望见他们的战旗倒拖,这样才追击他们。 ”。

左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3.《左传》‘石烛谏宠州吁’译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骄、奢、淫、?u,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夫人,名叫庄姜。

庄姜貌美而?]有生子,她就是卫国人所作《硕人》这首?的女主人公。庄公又从陈国娶了夫人,名叫厉妫,生下孝伯,很小就死了。

厉妫陪嫁的妹妹戴妫,生下桓公,庄姜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受到庄公的宠爱;州吁喜欢武事,庄公也不禁止他。

庄姜则很讨厌他。 石碏劝谏庄公说:“臣听说爱儿子就要教他正道,不让他走上邪路。

骄傲、奢侈、淫乐、放荡,都是邪恶的根源。这四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太受宠爱。

如果要立州吁为太子,就要赶快确定;如果还?]有确定,过度的宠爱将会导致祸患。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低位,在低位而能不怨恨,怨恨而能忍耐,这种人太少了。

并且低贱妨害尊贵,年少陵驾年长,疏远离间亲近,新人离间旧人,位低超越位高,淫乱破坏道义,这就叫六逆。 君合义,臣从命,父慈爱,子孝?,兄友爱,弟恭敬,这就叫做六义。

舍顺而学逆,就会招致祸患。国君应致力消除祸患,如今反而去招致它,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劝。

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往,石碏加以禁止,但?]有用。到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退休。

4.《左传》全文翻译

九年春季,周定王的使者来鲁国要求派人去聘问。夏季,孟献子去成周聘问。周定王认为有礼,赠给他丰厚的财礼。

秋季,占领了根牟,《春秋》记载是说很容易。

滕昭公死。

晋成公、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在扈地会见,这是由于准备攻打不听从晋国的国家。陈灵公没有参加会见,晋国的荀林父率领诸侯的军队进攻陈国。晋成公死在扈地,荀林父便率兵回国。

冬季,宋军包围滕国,这是乘滕国有丧事。

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都把夏姬的汗衣贴身穿着,而且在朝庭上开玩笑,泄冶进谏说:“国君和卿宣扬淫乱,百姓就无所效法,而且名声不好。君王还是把那件汗衫收藏起来吧!”陈灵公说:“我能够改过了。”陈灵公把泄冶的话告诉孔宁、仪行父两个人,这两个人请求杀死泄冶,陈灵公不加禁止,于是就杀了泄冶。孔子说:“《诗》说:‘百姓多行邪恶,就不要再去自立法度。’说的就是泄冶吧!”

楚庄王为了厉地战役的原故,进攻郑国。

晋国的豀缺率兵去救援郑国,郑襄公在柳棼打败了楚军。国内的人们都很欢喜,只有良子担心说:“这是国家的灾难,我离死期不远了。”

5.选自左传的文章“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的原文翻译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翻译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 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定以担当 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 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左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