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会赢的文言文(“龟兔竞走”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1.“龟兔竞走”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龟兔竞走古文: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 中道而眠, 龟行迟, 努力不息。及兔醒, 则龟已先至矣.
【译文】
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龟兔赛跑(寓言故事)
《龟兔赛跑》,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即使自己睡醒了乌龟也不一定能追上它。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此故事告诉大家:不可轻易小视他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译文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
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真慢。
有一天,兔子碰见乌龟,看见乌龟爬得这么慢,就想戏弄戏弄他,于是笑眯眯地说:“乌龟,乌龟,咱们来赛跑,好吗?”乌龟知道兔子在开他玩笑,瞪着一双小眼睛,不理也不踩。兔子知道乌龟不敢跟他赛跑,乐得摆着耳朵直蹦跳,还编了一支山歌笑话他:
乌龟,乌龟,爬爬爬,
一早出门采花;
乌龟,乌龟,走走走,
傍晚还在门口。
乌龟生气了,说:“兔子,兔子,你别神灵活现的,咱们就来赛跑!”
“什么?乌龟,你说什么?”
“咱们这就来赛跑。”
兔子一听,差点笑破了肚子:“乌龟,你真敢跟我赛跑?那好,咱们从这儿跑起,看谁先跑到那边山脚下的一棵大树。预备!一,二,三,---”兔子撒开腿就跑,跑得真快,一会儿就跑得很远了。他回头一看,乌龟才爬了一小段路呢,心想:乌龟敢跟兔子赛跑,真是天大的笑话!我呀,在这儿睡上一大觉,让他爬到这儿,不,让他爬到前面去吧,我三蹦二跳的就追上他了。
“啦啦啦,胜利准是我的嘛!”兔子把身子往地上一躺,合上眼皮,真的睡着了。再说乌龟,爬得也真慢,可是他一个劲儿地爬,爬呀,爬呀,爬,等他爬到兔子身边,已经筋疲力尽了。兔子还在睡觉,乌龟也想休息一会儿,可他知道兔子跑得比他快,只有坚持爬下去才有可能赢。于是,他不停地往前爬、爬、爬。离大树越来越近了,只差几十步了,十几步了,几步了………终于到了。
兔子呢?他还在睡觉呢!兔子醒来后往后一看,唉,乌龟怎么不见了?再往前一看,哎呀,不得了了!乌龟已经爬到大树底下了。兔子一看可急了,急忙赶上去可已经晚了,乌龟已经赢了。
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
2.给一些成语典故故事的文言文,带有译文和道理的
文言文小故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1、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宋人有耕者)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田中有株)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走触株,折劲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3、注释 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砍伐后,露出地面的树根。 走——跑的意思。
颈——脖颈,就是脖子。 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4、评点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走。
往——去,到..去。 ⑥槁(gǎo)——草木干枯。
⑦非徒——非但。徒,只是。
⑧其人——他家里的人。 2、译文: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3、文章批评了哪两种人? 说说这则语言的现实意义 一个是比较懒的人,另一个是急于求成的人。 现实意义就是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
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 4、成语-揠苗助长 【发音】yà miáo zhù zhǎng【释义】揠:拔起。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近义词】欲速不达【反义词】放任自流、循序渐进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1、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且置——且,将要。
置,购买。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至之市——至,到。之,往,去。
市,集市。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
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 3、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 先自度其足度 [2] 吾忘持度 度 [3] 宁信度 度 (1)duó(第2声)(2)dù(第四声)(3)同(2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战国策——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
原来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记载我国战国时代谋士和说客的政治活动及其言辞。西汉人刘向将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校订,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3.好好先生文言文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原文:
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此。
注释:
司马徽-汉末颖川(今属河南)人,字德操,清雅善知人,人称「水镜」;尝荐诸葛亮及庞统于刘备;长居荆州,后刘琮以荆州降曹操,徽遂为曹操得之,欲重用,会病卒。
译文:
东汉末年的司马徽,平常从来不谈论别人的短处,凡事几乎都是说「好」。曾有人问起他「最近还安康吗?」他只简单地回答一个字:「好。」又有一次,某人告诉他有关自己儿子的死讯,他听了竟说:「很好。」见到先生如此,他太太就责备说:「人家是认为你有德行而出于尊重,才把儿子的死讯相告,那有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而对他说很好的道理呢?」听完妻子的话,他响应说:「像您刚才的话,也很好!」如今世人所称的「好好先生」一语,其出处就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