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出有正常调动(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1.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爱
【答案】【小题1】B【小题2】C【小题3】C【小题4】(1)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如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
(2)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怨恨他。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B、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内容上下句大意可知,徇:示众。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连词,来/介词,用;B、副词,竟然/副词,于是;C助词,表主谓;D副词,一定/代词,他的。
所以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小题3】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本题需要注意的文言虚词“也”,人名常做句首的“章献”。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济、佐、以、寒微、衔之。状语后置句“起于寒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全家迁徙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对此很惊奇,说:“先生是辅佐的人才。”
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州,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让全部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李迪)曾经回家沐浴,(仁宗)忽然传诏(李迪)去内东门,(仁宗)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报年度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如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会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当初,皇上将要册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怨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出任事中。周怀政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气,想责罚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悟,于是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对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地步,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去县通过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一定不要让他前往。”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人凭着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允许,但却很是赞扬他的想法。
李迪是贤相。正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要有专制的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从这里可以看出来。
3.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12.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
②降职并外放。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4.求 文言文中有关1.调动官职2.罢除官职3.授予官职 的文言实词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5.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表示官职调动的实词有哪些 ppt
、授职荐举:
任:担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毅内谋(毅蒙毅名)
授:授官任命《汉书?翟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拜授
除:任命授职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拜:授给官职取阳晋拜卿《廉颇蔺相列传》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知名士充任官员古写着徵现简化征
公车特征拜郎《张衡传》;
赵相征至安乃使复召赵王《史记?吕太本纪》
召:征召累召应《张衡传》
辟:音bì,征召由央官署征聘向荐举任官职
连辟公府《张衡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荐:推荐由向央推荐品行端任官职古写着荐现简化荐
尚书同郡杨乔书荐曰《孟尝传》
举:推荐推举指由向央推荐品行端任官职
举孝廉行《张衡传》;
傅说举于版筑间,胶鬲举于鱼盐,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奚举于市《孟?告》
起:起用任官职或重新启用任官职鲁居丧服阕起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提:提拔(魏收)提奖辈名行先浮华轻险徒虽才能弗重(名行:名望德行)《北史?魏收传》
拔:提升没官职山涛(名)作冀州(官)甄拔三十余李白《与韩荆州书》
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土、封号或爵位 劳苦功高未封侯赏《鸿门宴》;(陈涉曰)六君我能封使秦尺土封立弟王(例封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军功封定阳《指南录序》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式任命选博士谏夫通政事者补郡守相望平原太守《汉书?萧望传》补:任愿令补黑衣数《触龙说赵太》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爵位步夫卒追赠皇《三志?吴书?吴主传》
赐:赏赐功臣爵位武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八月初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铨:铨选选拔翁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父亲做吏部官)《记王忠肃公翱事》
策:策试尝策孝廉《孟尝传》
衡:权衡比较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部门汝若居铨衡举辈《晋书·良吏传·吴隐》
选:推选选广少傅《疏广传》
进:引荐、进荐古君进礼《向雄传》
二、提升官职:
擢:原官提拔擢军(军:武官名《汉书?赵充传》);
升:升官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拔擢:用于由低级高级升迁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
进:用于较高职务于忌进孙于威王《史记?孙膑传》
起复:恢复原职务雨村道:说何尝事关命蒙皇隆恩起复委用竭力图报岂私枉实忍《红楼梦》第四《薄命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皇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谭嗣同》;孝文帝说超迁岁至太夫《史记?贾谊传》
三、调职务:
转、移、调、徙:般转任改任调调迁再转太史令衡慕世所居官辄积徙《张衡传》;圣河南诸县盗转运使奏移渑池尉《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调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徙王信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迁:调官职般指升官进转博士数迁朔刺《汉书?翟进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公车特征拜郎再迁太史令《汉书?张衡传》
:指京受任永初河间相王骄奢(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相)《张衡传》
改:改任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
放:外放外调既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