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科赵高欲为乱的文言文(《二十五史史记汉高祖封侯》古诗原文及翻译)
1.《二十五史史记 汉高祖封侯》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史记
汉高祖封侯
【原文】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①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②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③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④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史记·留侯世家》
【注释】
①复道:楼阁间上下的通道。
②属(zhǔ):刚刚,近,适逢。
③雍齿:沛(今江苏沛县)人,随刘邦起兵,一度叛去,反复归。
④什方:今四川什邡县。汉高祖封此地为雍齿的侯国。
【译文】
第六年高祖已封立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他的人日夜争功而没有结果,没能封赏。高祖在洛阳南宫,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常常聚坐在沙地上互相谈论。高祖问:“这是在说什么呀?”留侯(指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呀。”高祖说:“天下才刚安定,为什么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出身平民,依靠这些人取得天下;现在陛下成为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亲信喜爱的故人,所诛杀的都是生平仇怨之人。现在军吏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封赐所有的功臣,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赐,又恐怕自己过去所犯的过错被陛下猜疑以至于遭到诛杀,所以便相聚谋反。”高祖于是担忧地说:“该怎么办呢?”留侯问:“皇上生平所憎恨,而且是群臣共知的人中,谁是最恨的?”高祖说:“雍齿与我本有积怨,又曾几次侮辱我使我难堪。我本想杀他,因他功劳多,故此不忍下手。”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赐雍齿以昭示群臣。群臣看见雍齿受封,就会心安了。”于是高祖便设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赶快论定群臣的功劳来进行封赐。群臣吃完酒宴,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就不用担忧了。”
2.指鹿为马文言文翻译,急,开头是赵高欲为乱
原文:“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译文: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3.赵高欲为乱 谓鹿为马 为的意思是什么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
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原文: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