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观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C【小题1】A【小题1】(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伯兄”,“然则”,各1分,句意1分)(2)先生为人平顺和蔼、淡泊儒雅,但他的内心又耿直刚烈。(“和平”,“其中介然”,各1分,句意1分)(3)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以……走”, 1分,“以赂乞入死事之列”2分,句意1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用假设法和代入法,可知“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
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要联系原文,一一分析推断。 其中A代词,他/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介词,以(之)告户部,译为“把”/介词,把 D于是/竟然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因虚词一词多义性,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语境意义不同。
所以答此类题,可采用如下方法:1推断语境,2关照全句,3观察句位,4分析搭配,5代入检查。最后达到语意畅通则说明正确。
【小题1】试题分析:①说明的是顽皮不听话②说的是会读书,不是为人⑤说的是正直刚烈,与和平大雅相反,属于“其中介然”。 “和平大雅”意思是平和、低调、儒雅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此类题读题时关键,在明晰题意的基础上,一项一项的排除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选项中的“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错,“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是由于先生的文章。 考点:本题考查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
答此类试题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伯兄译为长兄。
伯在这里不能充为伯伯,而是伯仲叔季的伯,为排大小的词。 然则为两个词,然是既然,则是这样。
(2) 和平译为平顺和蔼。其中为内心,介然充为耿直刚烈。
(3)以译为因为,走译为跑,逃跑。以赂乞入死事之列,以译为通过,乞译为请求,入死事列,译为列入因公事而死的行列,即人物中。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式点评:本题比较难。 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
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参考译文】贞文先生叫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最小的儿子)。
年少时不恭顺,不肯温顺服帖地随从兄长,所经过的地方多遭毁坏,几位兄长也就不重视他。他的父亲想着把他寄托到寺庙里去,不久,因为他的顽劣,就把他关进一个空房间里。
贞文先生看到书架上有几十册明代的历史资料,非常高兴地读着,几天就把它读完了;又看见有关经学之类的书籍,都全部读完。 从关闭的房间出来后,于是就常常跟随几个哥哥后面,听他们谈论。
有一天,大哥要准备一年的学习考核的内容,先生也想参加,大哥笑着说“你懂什么呢?”先生回答说“看几位哥哥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是很容易的吧。”大哥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惊讶,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来考考你。
”于是就拿经义类的题目测试他,漫无边际,上千文字,一会儿就完成了。他的大哥非常惊讶,拿着文章流下眼泪,把这情况报告了父亲说:“差点儿失掉了一个弟弟。”
万泰也很惊愕地说“差点失去了一个儿子。”当天,才给先生穿上新衣新鞋,送到学校读书。
过了一年,又送到黄宗羲先生那学习,又被安排在老师讲学的讲席之旁。 贞文先生读书一目五行,读书的速度就如同挖掘了海堤的海水涌入那样。
但还是坚守古代儒者的告诫,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读,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但记住的只是大的方面。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诏征召学问丰富渊博的人(即开设博学鸿词科),浙江巡道许鸿勋将先生推荐上去,但先生却坚持推辞才得以免除。
第二年,官府设立编写书籍的机构来修《明史》,昆山的学士徐元文请先生前往,当时,修史机构征召有学问的人是按照七品官来发给俸禄的,称之为翰林纂修官,徐学士想按照其他人的例子来授给先生,但先生请求凭平民的身份参与史书编修,不标示头衔,不接受俸禄,主管的人答应了。 所有的编修官把稿子送到先生那里,由先生来审核,先生看完,对身边的人说:拿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