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文言文复习ppt(广东省2010中考高分突破文言文)
1.广东省2010中考高分突破文言文
原文是: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
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
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最后祝你学业进步!
2.给我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必背词汇
寡廉鲜耻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诚宜开张圣听 / 日行千里6.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 知情达理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登峰造极 C.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接再厉 D.朝晖夕阴; 言而有信3.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惩山北之塞,百废具兴 /,吾谁与归 / 百闻不如一见 D.海内存知己; 不亦乐乎 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不辞劳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组( )( ) A.广故数言欲亡 / 故弄玄虚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步自封 C.顾野有麦场 / 三顾茅庐 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欲擒故纵15.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 过河拆桥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然胡不已乎 [文言词汇理解冲刺训练参考答案]1.A.(穷冬,严冬 / 穷尽)B.(还,再 / 推辞,拒绝)//C.(及,比得上) D.(如,像 )2.A.(兴办、举办 / 兴盛,复兴)D.(同“伸”,伸张 / 信用)//B.(修建,修造)C.(队伍 / 行列)3.A.(苦于 / 惩罚)B.(诚实,忠诚,信用 / 信息) //C.(军队)D.(少)4.A.(应当,应该)D.(表示大约和数量)//B.(遗留,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 遗失的东西) C.(同“邀”,邀请 / 简要)5.A.(慢慢地、缓缓地 )B.(长,高) //C.(答应 / 处所)D.(行走)6.B.(到,达到)C.(第二次或两次)//A.(感觉,感到 / 懂得,知悉) D.(阴暗 /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7.C.(热水)D.(丢失)//A.(颜色单纯,不加装饰 / 向来,素来) B.(……的人 / 空)8.B.(没有 / 非常藐小)C.(逃跑 / 死)//A.(声望) D.(全,尽)9.D.(爱慕,欣赏)// A.(养生 / 使……安) B.(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 被子) C.(本来,原来 / 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10.B.兵器,军械 / 作战,打仗C.(了解,弄清楚 / 观察)// A.浅陋,鄙俗D.(zhāo 早晨)11.D.背着,背 //A.回答,应对 / 再,又 B.(遮阳避雨的用具 / 肯定判断、原来是) C.(原因,缘故 / 故意,有意)12.A.(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 通增,增加)B.(诚心,诚意 / 实在,真) // C.快乐 D.舍弃13.C.告辞,辞别 / 推托,躲避D.向……学习 / 跟随,跟从// A.丧失B.也14.A.故意,有意D.想要 // B.(巩固、安定 / 旧的,原来的)C.(看 / 探问,拜访)15.C.(遗憾,不满意)// A.犯过失 / 经过B.(什么,代词 / 多么) D.(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 为什么),齐师伐我 /,天涯若比邻 / 欣喜若狂2.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政通人和。重点考查的是文言课文当中常用的; 师出无名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课文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是提高该题得分的关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然则何时而乐耶 / 怏怏不乐 D.舍生而取义者也 /,必以信 / 通风报信 C.十年春,门人弟子填其室 / 德高望重 B.微斯人; 爱屋及乌10.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肉食者鄙。
“方”在两个句子中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公问其故 / 丧尽天良 B.熊掌,亦我所欲也 /。) [答题技巧]1、理解文言词汇除了平时注意词语的归类、整理。
如“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方”指的是地区; 前狼假寐; 悉听尊便9.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衣食所安 /微不足道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家破人亡 D.其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既来之,则安之 B.将军身被坚执锐 /,必以情 / 察言观色 D.朝服衣冠 / 朝令夕改11.选出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 ) A.不敢出一言以复 / 死灰复燃 B.日初出大如车盖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等广东省中考·文言词汇理解冲刺备考 [2010年广东省中考关于文言词语的要求] 考试内容和要求 能力层级 类别 细 目 识记 理解 运用 基础 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 [2010广东省年中考文言词汇理解考查命题形式] 题号 考查内容 题量 分值 题型 一、基础 文言词汇理解 1 4 选择题 [2010年广东省中考文言词汇理解命题趋势分析] 本题为广东省2010年中考的必考题,为试卷的2题,分值为4分,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如“博古通今”就是常见的成语、错选不另外扣分,双项选择。考查的内容涉及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
另外,在平时要多积累成语,因为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就是出自文言文中。在答题时,要善于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意思;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C.本在冀州之南 / 本末倒置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未能远谋 /、用法进行联想、归纳; 四舍五入13.选出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两组( )( ) A.人皆有之; 指通豫南、归纳等能力; 曾益其所不能 B.帝感其诚 /、善于延伸与勾联、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联系的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考查形式为客观题; 不知何许人也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地域,也就是“地方”之意;而“今齐地方千里”中的“方”与“地”都各有意义,其中的“地方”是古今异义词,“地”的含义是地区、地域,主要是要求对不同句子中的同一实词进行区别。平时的学习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一词多义,多积累,气象万千 / 事不宜迟 B.以光。
3.广东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有哪些(2013)
按教育部制定的7-9年级新课程标准,以下21篇是必考的。
1 《论语》十二则
2 曹刿论战
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7 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与谢中书书
11 三峡
12 杂说(四)
13 陋室铭
14 小石潭记
15 岳阳楼记
16 醉翁亭记
17 爱莲说
18 记承天寺夜游
1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0 湖心亭看雪
21 河中石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