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搜狗问问)

1.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搜狗问问

1.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注]①不至:可译为“不必”。(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翻译这段文字。 3、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注:这里的"雁"是"鹅")(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翻译这段文字。4、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注:令,邑的行政长官。

尉,朝廷的军官)(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

5、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Channel_13/SoftShow.Asp?SoftID=834521 点此链接,不行的话,就复制粘贴到地址栏中。

守株待兔文言文断句和翻译,郑人买履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文言文揠苗助长断句及翻译

2.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附答案的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70风中百合 文言文小故事断句练习100句附答案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

断句,文言文,专项,翻译

3.文言文翻译及断句

小题1:①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②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

小题2: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每处0.5分,错答、漏答1处倒扣0.5分,直到得分扣完为止)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两句均选自《滕王阁序》,属于课文翻译,学生熟悉,只要认真学习了课文就没有什么问题。修业年级同学要在落实课文上下功夫。①得分点:“宁”(怎能)“穷”(处境艰难)“且”(尚且);②得分点:“而”(连词,表转折)“涸辙”;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断句能力。断句应该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本题提示语和句末词语比较少,有一定难度。这是2009年江苏加试题。

参考翻译:

我看了你所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是文章的志趣、气概不凡,文辞情调美妙,追慕古代为文之道并且崇尚仁义的人,如果在这方面不断努力,再加上渐深的学问,那么古代作者所能到达的境界也是不难达到的。古代的那些文人,没能在当世有良好际遇,他们把自己的志趣寄寓在文章之中,希望他们的思想能在后世被认同,从两汉以来,富贵之人,成千上百,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富贵之人的显赫名声哪里比得上司马迁、司马相如、贾谊、刘向、杨雄这些人!当初这些人难道也企求被当世人所赏识?!

4.宫之奇知虞将亡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三)知人善任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文: ②获: ③鲜: 2.翻译句子: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3.断句并翻译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翻译: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宫之奇知虞将亡 伐虢之役,师出于虞。

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暗①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焉。

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以其孥③适西山。

三月,虞乃亡。(《国语•晋语二》) 注:①除暗:识破对手的诡计。

②衅:破绽,弱点。 ③孥:妻子儿女。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①谏: ②图: ③及: 2.断句并翻译。断句: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 3.翻译句子: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 4.宫之奇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齐人说靖郭君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

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城: ②益: ③更: ④辍: 2.翻译: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

3.断句并翻译。断句: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翻译: 4.请说一说这段文字的主旨。

(六)中山君飨士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

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飨: ②亡: ③顾: ④饵: 2.翻译句子:中山有事,汝必死之 3.断句并翻译。 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译: 三、1、①文雅 ②得到(正确的方法) ③少 2.子产管理政事,总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

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

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

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4.这个故事说明如果知人善任,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办事就很少会遭到挫折和失败。

四、1、①劝告 ②图谋 ③累及 2.断句: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

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

现在虞君把自己憎恶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就说明他没有识破晋国的诡计;因为贪图晋国的贿赂就允许他灭掉自己亲近的国家,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生存,没有信就不能稳固。

3.(这种做法)已经拔除了自己的根本了,凭什么能长久(存在下去)呢? 4.忠信是立国之本。五、1.①修筑城墙 ②增加 ③再 ④停止 2.失去齐国,即使把薛地的城池修到天那么高,也还是没有用处。

3.断句: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翻译: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用网不能逮住它,用钩不能牵住它,一旦跳荡离开了海水,蚂蚁就可以称心如意的把它吃掉了。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

您如果能长久的有齐国的保护,还要小小的薛城做什么呢? 六、1.①宴请 ②逃亡 ③回头 ④给吃 2.如果中山国有了急难,你们一定要为它效死力。 3.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