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子文言文阅读答案(猿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1.猿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

作品原文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作品注释

1. 武平:县名

2. 尤:更加

3. 黠致:聪慧、狡猾;得到

4. 傅矢:涂染箭头

5. 伺,观察、等待空隙、疏漏

6. 母度,估计

7. 饮:给。。喝

8. 绝。完毕断

9. 鞭:用鞭子打

10. 敛手就致:收起制服

11. 安:睡

12. 爱:爱惜

13 .然 : 不过,但是

14.间:疏忽

15.爱:惜

16.辄:就

17.闪闪可观:可以

作品译文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知道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用鞭子抽打母猴的皮,小猴悲哀地鸣叫,从树上下来了。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翻腾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

中心

本文将猿的情深义重与猎人的阴险冷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猿母子生死与共、骨肉情深的至情至爱,启发人们:人应该比其他动物更懂得母爱。

练习题

一、解释加点的字:

1、陨毛若金丝,同“圆”:周身、全身

2、母黠不可致。聪慧、狡猾,得到

3、猎人以毒傅矢,涂染箭头

4、伺母间射之,观察、等待空隙、疏漏

5、母度不能生,估计

6、饮子。给、、、、、、喝

7、洒已,气绝。完毕断

8、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用鞭子打

9、敛手就制。收起制服

10、每夕必寝皮乃安,睡

11、不爱其死。况人也耶?惜

二、翻译句子

1、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

小的猿猴更加奇特,(但)性格很温驯,可不离开母亲。

2、母黠不可致。

母猴很狡猾,不能得到。

3、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

猎人把毒汁涂染在箭头上,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

4、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

(母猴)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

5、每夕必寝皮乃安,

每天夜里一定要睡在母亲的皮上才能睡着

6、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

更有甚者总是抱着母亲的皮蹦跳撞击而死。

7、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为了母亲不惜一死,何况是人呢?

猿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训子文言文阅读答案,猿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2.请翻译古文:猿子(全文翻译)

宋濂《猿说》原文: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

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

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

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

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译文(译者:天涯若比琳):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

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

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看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

猎人用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悲哀的鸣叫,让猎人抓住。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而死。

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

文言文,答案,阅读

3.古文《猿子》,《齐人攫金》,《食粥心安》,《樊重有远见》的翻译

《猿子》武平一带产一种猴子,它的毛好象是金丝,闪闪发光,很好看。

小猴子更奇怪,可以驯服它,但是,它总是不离开母猴一步。母猴很狡猾,猎户不能弄到它。

就用毒药涂在箭上,乘机射母猴,母猴自己知道不能活了,将奶洒在树林里,给小猴子吃。洒完以后,它便死了。

猎户拿了母猴的皮,对着树上小猴子鞭打,小猴子便悲啼着,从树上走下来,很驯服的被人捉住了。每天夜里,必定要睡在母猴的皮里,才安乐。

更甚的,每每抱着母猴的皮乱跳至死。唉!猴子还知道有母亲,而不怕死,何况人呢?《齐人攫金》从前,齐国有个人非常想得到金子。

有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一把金子就走了。

缉捕的官吏把他抓住,问他:“人家人都在那儿,你怎么拿人家的金子跑呢?”他对缉捕的人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真的是只看见金子啊!”《食粥心安》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舍读书时,总煮二升米,做一锅子粥,经过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各拿两块,和一点腌菜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要回乡陪父亲,临走前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

范仲淹放在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大人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也安定,如今要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碗粥呢!”《樊重有远见》 有个叫樊重的人要做器皿,先种了锌树和漆树,当时有很多人嘲笑他。

然而过了很久,(那些树)都很实用。以前笑他的人,都来向他借(器皿),这种种植是不宜停止的。

有句谚语:一年之计莫若树(培植,收获)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就是这个道理。

谚语翻译:收获一般粮食,需要一年的时间,得到建屋的栋梁,需十年时间。唉,不好意思啊,拖了那么久,没耽误你吧?如果有,先道个歉喽。

猿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