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以为尧舜文言文翻译(《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翻译)

1.《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翻译

【原文】 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

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

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

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

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

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

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

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 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2.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思

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告子下》。节选原文: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译文: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有这说法吗?”孟子说:“有。”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扩展资料《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

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告子。

尧舜,文言文,翻译

3.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思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

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 问题罢了。

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参见百度百科/view/1539181.htm。

人皆可以为尧舜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