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乃止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母辞以疾,乃止)
1.文言文翻译 母辞以疾,乃止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城邦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2.《“颜之仪,字子升”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19分)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
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
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
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
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
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
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
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深为帝所忌。
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
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
出为西疆郡守。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
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
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D. 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18.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3分)(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4分)参考答案:15.【答案】A(遗憾)16.【答案】A 【解析】A项都当副词“竟”讲;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7.【答案】C 【解析】“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18.【答案】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错断一处扣1分)19.【答案】(1)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 (“犯颜”1分,“见”1分,语句通顺1分)(2)危难时刻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
(“夺”1分,“何以”1分,“加”1分。语句通顺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颜之仪字子升,是琅邪临沂人,晋侍中颜含第九代孙。
祖父颜见远,任齐御史治书。在朝中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居官称职,为人称扬。
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疾病为由辞官。不久齐和帝突然而死,见远大哭而致气绝。
梁武帝深感遗憾,对朝臣说:“我自从顺应天命和顺从人心临政以来,参与干涉天下人事,而颜见远竟至于如此。”当时称赞他忠烈,都为他感叹。
之仪幼年颖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
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回书说:“枚乘父子都能与梁王游学,应贞两代,都被称赞为有文学才能。
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宽解。”江陵平定后,颜之仪按照规定迁到长安。
世宗任其为麟趾学士,不久迁升为司书上士。高祖刚设立太子,认真替他选择师傅,选之仪为。
3.《“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余笑云: “子以玉奴②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
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片于梁,以承其巢。 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池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
“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余曰:“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相与一笑而罢。
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瞑合。
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
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
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 琴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
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
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③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蚌衣剥蚀,无复字迹。
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改动)【注】①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 ②玉奴:杨贵妃。
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③薰莸(xūn yóu)两种草的名称,一香一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 归:旧称女子出嫁B.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甫:刚刚C.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视:看待,对待D.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趣:通“促”,催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且为钉片于梁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遂携琴刺船而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4分)(2)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4分)11、第一卷文言文中,作者在秋灯之下忆起了哪些琐事?请分条概述。
(4分)1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9处。
(4分)天 之 道 其 犹张 弓 与 高 者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余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以 有 余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参考答案:三、选C(视:比较) 四、选C(A以 介词拿,连词而 ;B为 动词,介词表被动 ;C 之 主谓之间取独;D而 表修饰,表转折)五、翻译:(1)秋芙爱好下棋,但棋艺不很精深,每个夜晚一定要强挽(“强迫”“强求”皆可)我和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
(划线处各一分)(2)不久就看见闪电像白练一样,大雨如同从天上倾注一般落下,于是在大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划线处各一分)11、夜里弈棋;‚救雏燕,固燕巢;ƒ拾花砌字;④雨天游理安,观山景;⑤泛舟西湖,鼓琴访友。
(一点一分,4点4分)12、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余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孰 能 以 有 余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4分,两处正确得1分,有一处错则最多得3分)。
4.文言文翻译 谢谢 急需
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凌晨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翻译: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来了一只狼,望着(屠户)担子里的肉,馋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着屠户走了好几里。屠户害怕了,把刀拿出来给它看,狼稍稍后退一点,等到屠户要跑时,(狼)又跟着他。屠户想,狼想吃的是肉,不如先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铁钩钩着肉,翘起脚把肉挂在树林间,然后把空担给狼看,狼这才停下来了。屠户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去取肉,远远望见树上挂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吊死的样子,心里非常害怕。他顾虑重重地试探着走近一看,却是一只死狼,(屠户)抬头仔细一看,看见那狼口里含着肉,铁钩刺进上腭,像鱼吞着钓饵那样。当时狼皮的价钱很贵,(这只狼皮)能值十余两金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狼本想吃肉,结果遇到了灾难,不是也很可笑吗!
道理:为人做事要拒绝诱惑、提防诱饵,因为诱饵里往往藏着“铁钩”。等到结局如那只贪婪的狼时,已经晚了。
5.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司马温公(司马光)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帏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常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⒈翻译:A.独下帏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B.用力多者收功远。
⒉解释句中的字:A.患记忆不若人 [患]: B.众兄弟既成诵 [既]: C.乃终身不忘也 [乃]: D.或在马上 [或]: ⒊在下列句中加一个逗号:司 马 温 公 幼 时 患 记 忆 不 若 人 ⒋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文中"独下帏绝编"是说司马光勤奋苦读的,有一个类似的成语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