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骂鸭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骂鸭翻译)
1.文言文 骂鸭 翻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摇啊摇
文言文《骂鸭》原文翻译赏析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柔密丛生。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6攘:窃取。
【译文】
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了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到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
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而邻居老翁平素善良,心胸宽阔,丢了东西从来就不去计较或流露不高兴的样子。偷鸭的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某某人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预防他将来(再来偷鸭子)。”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终不肯
2.文言文 骂鸭 翻译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
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
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
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3.文言文骂鸭的翻译
翻译: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
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
而邻居老人向来心慈仁善,心胸宽阔,生平丢东西,从来不喜怒于色,大发脾气。偷鸭人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某邻居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警示他将来(再来偷鸭子)。”
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一直不肯骂。
偷鸭人很难为情,只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才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退去。写怪异故事的人(即作者清·蒲松龄)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真的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邻居老人,是在用骂的方法行善事。”
出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原文: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扩展资料寓意:此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做违背良心的恶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总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也同时劝诫受害者,对待恶人恶事要绝不姑息、纵容,零容忍,一定要检举揭发,让恶事在此处断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打击恶人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社会、祸害人间。
只有恰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弃恶从善。作者简介蒲松龄,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
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骂鸭。
4.骂鸭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摇啊摇 文言文《骂鸭》原文翻译赏析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1邑:县。
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柔密丛生。
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
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
6攘:窃取。【译文】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了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
到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
而邻居老翁平素善良,心胸宽阔,丢了东西从来就不去计较或流露不高兴的样子。偷鸭的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某某人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预防他将来(再来偷鸭子)。”
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终不肯。
5.骂鸭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原文
[编辑本段]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末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 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译文
[编辑本段]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寓意
[编辑本段]
这则故事至少给人两点启示:一是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二是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注释
[编辑本段]
邑(yì):县城 。
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
翁:称老年人,老头儿。
雅诡:欺诈。
雅量:肚量宽宏,不斤斤计较。
攘:窃取。
征于声色:表现在语言和脸色上 。
6.聊斋志异 中“骂鸭”一文的原文及现代文翻译
骂 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
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邻翁素雅量①,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民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②,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③。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 ①雅量:宽宏的度量。②窘:为难。
③良已:才停止。 译文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
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
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
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7.急需蒲松龄小说《骂鸭》的翻译
《骂鸭》译文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2113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5261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4102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1653。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结果,老人笑版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权”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8.《聊斋志异之骂鸭》的翻译谁有
骂 鸭
城西白家庄有个人,把邻居家的鸭子偷来杀着吃了。到了夜晚,他觉得皮肤很痒,天亮一看,皮肤上竟长出茸茸的鸭毛,而且一碰就痛。他很害怕,又没有办法可以医治。晚上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的惩罚。必须要受那个丢鸭人的骂,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那位邻居老头向来气量很大,丢失任何东西,从来不在语言和脸色上表现出来。有人告诉老头说:“鸭子是某人偷的,他最怕挨骂,骂他也可以警告他将来不偷。”
老头却笑着说:“谁有闲气来骂恶人?”始终不骂。
偷鸭人更加窘迫,不得已,只好把偷鸭子的实情告诉给邻居老头,老头这才责骂起来。不过,这样一来,偷鸭人的病也就好了
9.骂鸭的译文,和启示
骂鸭 这是本词条的历史版本,由断屏于2013-01-16贡献。
查看最新版本 <上一版本 下一版本> 百科名片《骂鸭》,蒲松龄短篇小说,收录在《聊斋志异》。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偷了邻居的鸭子,后来浑身长出了鸭毛。
梦中有人告诉他,这是偷东西的惩罚,要让失主痛一顿才能痊愈。邻居无论如何也不发作,这个人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最后病好了。
作品名称:骂鸭创作年代:清朝作品出处:聊斋志异文学体裁:文言短片小说作者:蒲松龄目录原文译文注释启示《聊斋志异》作者简介原文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每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译文西边的一个县白家庄里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
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又找不到医生来医治。
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于声色。
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欺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一个人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最终没有骂,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
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这个人的病很快好了。注释邑(yì):县城 。
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翁:称老年人,老头儿。
诡:欺骗。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
徵于声色:表现在语言和脸色上 。征:这里是表现出来的意思。
声色:声音和脸色诡:欺骗。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
卒:终于,到底。窘:尴尬,为难。
良:的确。已:止,这里指病好了。
攘:窃取。大惧:害怕启示这则故事至少给人两点启示:一是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
二是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总结了道理: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会知道,企图掩饰,蒙混过关,最终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扩展阅读:1中华活页文选--七年级古诗文阅读精炼(杭州专版)。
10.骂鸭的寓言译文
淄川城西白家庄的某人,偷邻居的一只鸭子煮着吃了。
夜里,觉得全身发痒;天亮后一看,身上长满了一层细细的鸭茸毛,一碰就疼,非常害怕,可又没有办法医治。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必须得到失鸭主人的一顿痛骂,这鸭毛才能脱落。”
而邻居老人向来心慈仁善,心胸宽阔,生平丢东西,从来不喜怒于色,大发脾气。偷鸭人很奸滑,便撒谎告诉老翁说:“鸭子是邻居某某所偷,他非常害怕别人骂,骂他可以警示他将来(再来偷鸭子)。”
老翁笑道:“谁有那么多工夫生闲气,去骂这种品行恶劣的人。”一直不肯骂。
偷鸭人很难为情,只好把实情告诉了邻居老翁;老翁这才肯骂,那人身上的鸭毛果然退去。 写怪异故事的人(即作者清·蒲松龄)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真的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也是有方法的,那邻居老人,是在用骂的方法行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