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尧论战文言文答案(年羹尧用兵初中文言文读本阅读答案)
1.年羹尧用兵初中文言文读本阅读答案
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⑴人问其故( ) ⑵此去西南数里(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
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13、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1.(1)原因、缘故(2分) (2)距离(2分)
12.B(3分)
13.飞鸟振羽声(2分)
14.(1)正确判断敌情(2分) (2)果断、迅捷地出击敌人(2分)
2.《年羹尧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年大将军羹尧,儿时性黠犷,力复过人,入塾不肯读书,师偶威以夏楚,反受其侮,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其父)都统患之,遍托人物色名师,有能教化其子者不吝厚俸。
有叟突然不介来谒,自称愿为公子师。 都统谓叟曰:“豚儿蠢劣异常,先生惠然肯来,敢问教化当用何法?”叟曰:“如公不弃老朽,请择乡村僻地筑花园一所,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毕具,备设经史图籍及一切兵器日用各物。
园中惟居师弟二人,不用仆从。四围高其墙垣,不必设门,仅留圭窦,按时以进饮食。
比及三年,老朽自有以报公也。 ”都统如言部署。
叟与羹尧居园中,日自兀坐观书,听羹尧所为,绝不过问。羹尧日浚沼填池、移山运石、种竹木、栽花草,嬉戏自得,亦与叟从不通一语。
自春徂秋,园中池沼、山石、竹木、花草,或自东迁西,或由南徙北,迁徙既遍,羹尧颇自厌烦。一日饭毕,见叟观书孜孜不倦,旁观良久,似有羡心,卒然问曰:“先生竟日看书,其中果有味耶?”叟漫应曰:“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
汝第戏耳,勿来相嬲。”曰:“然则我亦可学乎?”叟曰:“有何不可?但恐汝不肯用心耳。”
曰:“我若用心,汝肯教否乎?”叟笑曰:“汝如肯用心,我有何不肯教?”羹尧喜曰:“请从今天始,愿师有以教我幸甚。然究竟读书有何好处?敢请。”
叟正色曰:“书之好处甚多,上焉者为圣贤,其次立功名,又其次取富贵,不知汝欲自居何等也?”曰:“敢问何谓为圣贤?”曰:“则古称先躬行不倦,明体达用,可仕可隐,道重一时,教垂百世,是谓为圣贤。 ”曰:“何谓立功名?”曰:“贯通天人,经纬文武,伐罪戡乱,拓地开疆,带砺山河,勋铭钟鼎,是谓立功名。”
曰:“何谓取富贵?”曰:“简练揣摩,务趋时尚,弋获科第,雍容华瞻,妇嬉子笑,温饱自甘,是谓取富贵。”羹尧沉吟久之,曰:“圣贤非所敢望,寻常富贵又非所屑,愿师教我以立功名者可乎?”叟曰:“汝果真心从学乎?”羹尧乃拔剑斫树誓之曰:“如不真心从学,有如此树!”叟知其志已决,大喜,于是先取经史,日与讲论,又教其攻习举业,暇则谈论兵法,早晚或习射、或舞刀剑干戈,相与为乐。
羹尧天资固优,凡事一学即精,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葛虚存著))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羹尧所为 听:倾听B.自春徂秋 徂:及,至C.汝第戏耳 第:只管D.勋铭钟鼎 铭:铭刻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先生惠然肯来 卒然问曰 B.按时以进饮食 老朽自有以报公也C.书之好处甚多 羹尧沉吟久之D.其中果有味耶 叟知其志已决8。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都统患之,(乃)遍托人物色名师B。
听羹尧所为,(却)绝不过问C。 我若用心,(则)汝肯教否乎D。
圣贤非所敢望,(而)寻常富贵又非所屑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都统对年幼的羹尧顽皮不肯读书很担忧,就不吝厚俸物色名师教化他,并如叟师所言,耗巨资建筑花园,部署一切,表现了为人父者对儿子深深的爱与期望。 B.叟师对羹尧教化有方,“听羹尧所为”欲擒故纵,“书味极好,非汝所知也”吊足胃口,“但恐汝不肯用心耳”“汝果真心从学乎”激将有法,终使他真心从学。
C.年羹尧儿时很顽皮,蠢劣异常,不肯读书,但一经叟师激发出学习之志趣,就变得聪明优秀,经史举业,兵法兵器,凡事一学即精,居园学习三年就学有所成。 D.年羹尧由“齿已舞勺,尚不识一丁字”到“三年学果有成,其齿甫成童也”的转变,足以说明在学习成才上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志趣二者都非常重要。
3.年羹尧用兵初中文言文读本阅读答案
年羹尧用兵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选自《啸亭杂录》)【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⑴人问其故( ) ⑵此去西南数里(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3分)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B.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13、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4分)参考答案:11.(1)原因、缘故(2分) (2)距离(2分) 12.B(3分) 13.飞鸟振羽声(2分)14.(1)正确判断敌情(2分) (2)果断、迅捷地出击敌人(2分)。
4.年羹尧论战
原文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沟③,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④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⑤三下,忽闻⑥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⑦,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⑧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
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故:原因
③塌子沟:淤泥深坑。
④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⑤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⑥闻:听到
⑦绝:消失
⑧去:距离
比:等到
方:正在
即:就
译文
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一日升帐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阻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为天险,不料大队敌军突然压境。于是攻陷了敌人的巢穴。又一次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壶漏了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年羹尧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匹快马出营,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真全部抓获。有人问他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停下来的,肯定不是风,而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肯定有人惊扰它。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
善于用兵体现
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于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善于正确判断敌情;善于指挥部队作战。
5.曹什么陆战和年羹尧西征古文阅读答案
LL说的是哪一篇啊?能够把名字打全打清晰吗?如果可以打题目的其中一题会比较好找
1、曹刿论战本来就不是课文文言文,是课内,所以有很多练习题,不知道LL的是哪一个
阅读《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完成20— 22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又何间焉 间: ②肉食者鄙 鄙:
③弗敢加也 加: ④再而衰 再:
21.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何以战? 译文:
②夫战,勇气也。 译文:
22.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在指挥作战中,曹刿只说了两次“未可”,一次“可矣”,这样简短的语言表明曹刿具有怎样的特征?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
20.①参与。②鄙陋,目光短浅。③虚夸,谎报。④第二次。(4分,一个词语1分。)
21. ①凭借什么作战?②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2分,一句1分。)
22.①表明曹刿具有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善于把握战机的特征。②曹刿是一个有爱国之心而且具有卓越军事指挥才干并有着独特的政治思想和洞察力的人。(4分,一空2分)
2、没找到题目就是”年羹尧西征“的,但是有一篇是讲年羹尧西征发生的事
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⑴人问其故( ) ⑵此去西南数里( )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
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3、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1)原因、缘故(2分) (2)距离(2分)
2.B(3分)
3.飞鸟振羽声(2分)
4.(1)正确判断敌情(2分) (2)果断、迅捷地出击敌人(2分)
参考译文:
年羹尧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壶漏了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一会儿就寂静下来。年羹尧急忙唤来一个参将,带领三百骑兵,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真全部歼灭了贼兵。有人问他这样做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停下来的,肯定不是风,而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肯定有惊扰它的人。西南方向距离这里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料想肯定是贼兵暗中前来埋伏,所以鸟群才会受到惊吓而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