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文言文txt(文言文《聊斋志异,真生》的全文翻译)
1.文言文《聊斋志异,真生》的全文翻译
长安有一读书人,名叫贾子龙,他偶然路过邻近的一条小巷,遇到一位先生,风度翩翩,十分潇洒。
向人打听,才知道这位先生姓真,是咸阳来此赁屋居住的房客。 贾生对这位真生非常仰慕。
第二天就到真生的住所投递了名片,请求谒见。恰逢真生外出,未能相见。
贾生接连去了三趟,都吃了闭门羹。于是贾生就使人暗中盯梢,打探真生确实在家的时候,突然前来拜见。
真生却躲藏起来,不肯接见。贾生在屋里到处搜寻,真生无可逃避,才勉强出来。
没想到二人一见如故,促膝谈心,感情非常融洽。 贾生又把真生请到旅舍,打发仆人到街上买酒相待。
真生很有酒量,并且雅言戏谑,说话风趣,二人都感到非常快活。酒快要喝完的时候,真生从箧子里掏出了一件饮器,贾生一看,原来是一只没有底的玉杯。
把剩下的一杯酒倒进去,玉杯很快就溢满了。然后再用小酒盅舀出来。
倒进酒壶里,而玉杯里的酒却一点也不减少。贾生非常诧异。
坚决要求真生把这法术教给他。真生说:“我起先不愿意见你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有别的短处,只是因为你贪心不止。
这本来是仙家的一种隐秘法术,我怎么能传授给你呢?”贾生说:“冤枉啊!我怎么会贪心呢?我不过偶然萌发奢望罢了,这也是因为贫困的原因。”说罢一笑了之。
从此,二人关系更加亲密无间,如同一个人。贾生每当没钱花的时候,真生常常拿出一块黑石,对着念一番咒语,再用黑石在瓦砾上磨蹭几下,瓦砾便立刻变成一块白金,于是就把白金送给贾生;变出的白金仅够贾生生活所需,一点也没有多余。
贾生常求真生多给一些,真生就会说:“我说你贪心不足,你看怎么样,怎么样!”贾生知道当面向真生索取金银一定办不到,就打算乘真生酒醉睡熟的时候,把他那块黑宝石偷来,再要挟他。有一天真生喝醉了酒,正卧床休息,贾生偷偷起身,在真生衣服底下搜寻,宝石还没有找到,就被真生发觉了。
真生说道:“你真是丧了良心,跟你实在无法相处了!”于是辞别了贾生,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了。 此后,又过了一年多。
贾生到河岸上去散步,看见一块晶莹光洁的石头,特别象是真生的那块宝石。于是便拾起来,像宝贝一样加以珍藏。
过了几天,真生忽然找到他,脸上露出颓丧的样子,仿佛丢了什么贵重的东西。贾生不住地安慰他。
真生说:“你过去所看到的那件东西,本来是仙人的一块点金石,曾经是我师傅抱真子的掌中之物,他怜爱我有节操,就把这件宝物传给了我。不幸被我酒醉之后丢失了,我暗中卜了一卦,这件宝物当在你处。
如果你有归还失物之恩,我必当厚报。”贾生笑看说:“敝人生平从来不欺骗朋友,确实像你占卜的那样,失物在我手里。
但是真正知道管仲贫困的人,都比不上鲍叔牙。你打算怎样酬谢我呢?”真生请求以百两黄金作为馈赠,以换回宝石。
贾生说:“百两黄金不算少,但是,我想让你把口诀教给我,让我亲自试一试,我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可是真生怕贾生失信。
贾生又说:“您自然是位仙人,难道还不知道贾某是不肯失信于朋友的吗?”真生这才把口诀传授给他。 贾生一眼看见台阶上有一块巨石,想用它来作试验。
真生连忙拉住了他,不让他去。贾生弯腰拾起半块砖头,放在捣衣石上说:“象这么大,还算多么?”真生这才答应了他。
可是贾生却不用点金石去磨砖,而去磨下面的捣衣石;真生气得脸色发白,要把点金石夺过来,而那块捣衣石早已变成了一大块浑金。这才把点金石归还真生。
真生叹息说:“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还说什么呢。然而,你要想以此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必然遭到天神的惩罚。
如果能帮我赎罪,让你施舍一百具棺材,一百套棉衣,你肯吗?”贾生说:“我所以想得到钱财,并不是要把它藏在窖里发霉发烂。看起来你还是不相信我,把我看成守财奴了。”
真生这才放心地走了。 贾生得了巨金,一边施舍,一边做生意;不到三年,施舍的数额已满。
真生忽然来了,握住贾生的手说:“你真是一位守信义的君子啊!上次分手以后,我被福神参奏,天帝削去了我的仙藉;承蒙您广施恩惠,今日幸能将功折罪。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励,多施善行,不要改变原来的作法。”
贾生问真生:“您究竟是天上的那洞神仙?”真生说:“其实我只是一个得道的狐仙。由于出身寒微,担当不起罪孽的牵连,所以一生清廉自爱,一点也不敢胡作非为。”
贾生听了非常感动,为真生设酒款待,二人又欢饮如初。贾生一直活到九十多岁,这位狐仙还经常到他家里来作客。
山东长山县某人,卖解毒药物,即使病情垂危,服了他的药,也能转危为安。然而他的药方保密,即使亲戚好友也决不传授。
一天,因别人犯罪,他被株连下狱。其妻弟来狱中送饭,偷偷地把砒孀掺进饭里。
妻弟坐在旁边,见姐夫把饭吃完,才把下毒的事告诉他。其初他并不相信,过了一会儿,腹中开始疼痛,才大惊失色,骂着说:“畜生还不快去!家中虽有药粉,恐怕路远难等;你赶快在城里找些木莲草,研成细末,再准备清水一杯,快快拿来!”妻弟按照他教的方法备齐了药物。
等到妻弟回来,他已经上吐下泻,快要毙命了,妻弟连忙把解药灌进姐夫的肚子,病人立刻转危为安。他的秘方从此就传。
2.谁能给几篇聊斋志异的文言文来,要附有现代文体
考城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焘,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
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通知单,牵着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先生说:“主考的学台老爷没有到,怎么能突然进行考试呢?”差人也不回答,只是不断地催促他。
宋先生只好勉强骑上马,跟随他去。走的路都是非常陌生的,不久,他们便来到一座城市,如同帝王所居住的京城一样。
不多时,他们进入一座衙门。宫殿建筑宏伟华丽,堂上坐着十多位官员,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其中只有关帝是认识的。
衙门的殿廊下摆着桌、凳各两个。 已经有一位秀才坐在那里的下位上。
宋先生便与他肩并肩坐下。每张桌子上都有笔和纸。
一会,便送下有题目的卷纸来,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他们俩把文章做成后便呈送上去。
宋先生的文章中有句话,说:“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虽然是做了好事,但不应给他奖励;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坏事,虽然做了坏事,也可以不处罚他。 ”各位官员在传阅中不住地称赞。
他们便把宋先生召唤到殿堂上去,对他说:“河南那个地方,缺一位城隍,你去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宋先生一听,这时才开始明白过来,连忙跪下去,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我能得到这样荣耀的任命,怎么敢再三推辞呢?但我的70多岁的老母,身边无人奉养。
请你们允许在她去世之后,我再听从你们的任用。”堂上一位好象是帝王样的人,立即命令查看他母亲的寿禄。
有一位留着胡子的官吏,捧着记载人寿禄的册子看了一遍,说道:“她还有阳寿九年。”他们听后正在犹豫不决,想不出办法时,关帝说:“没有什么关系,让姓张的先代理九年,到了期限,他再去。
”于是,堂上人对宋先生说:“本应该让你立即到任的,今从仁爱孝敬之心考虑,给你九年的假,到了期限还得叫你去。”说完,又对那位秀才勉励了几句。
二位先生叩头后走下殿来,秀才拉着宋先生的手,一直送到郊外,并自我介绍说:“我是长山地方人,姓张。”还将自己做的诗赠给宋先生留作纪念。
可是,宋先生把整首诗忘记了,只记得中间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蜡无灯夜自明”两句。宋先生骑上马就告辞而去,当他回到村里时,就好象是从梦中醒过来一样。
3.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卷四·小猎犬
山右卫中堂为诸生时,假斋僧院。苦室中蜰虫蚊蚤甚多,夜不成寐。食后偃息在床,忽见一小武士首插雉尾,身高二寸许,骑马大如蜡,臂上青鞲,有鹰如蝇。自外而入,盘旋室中,行且驶。公方疑注,忽又一人入,装亦如之,腰束小弓矢,牵猎犬如巨蚁。又俄顷,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辈,鹰犬皆数百。见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扑杀之。猎犬登床缘壁,搜噬虱蚤,凡罅有所伏藏,嗅之无不出者,顷刻之间,决杀殆尽。公伪睡睨之,鹰集犬窜于其身。既而一黄衣人,着平天冠如王者,登别榻,系驷苇篾间。从骑皆下,献飞献走,纷集盈侧,亦不知作何语。无何,王者登小辇,卫士仓皇,各命鞍马,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斯须散尽。公历历在目,骇诧不知所由。
蹑履外窥,渺无迹响,返身周视,都无所见,惟壁砖遗一细犬。公急捉之,且驯。置砚匣中,反复瞻玩。毛极细葺,项上有一小环。饲以饭颗,一嗅辄去。跃登床箦,寻衣缝,啮杀虮虱。旋复来伏卧。逾宿公疑其已往,视之则盘伏如故。公卧,则登床箦,遇虫辄啖毙,蚊蝇无敢落者。公爱之甚于拱壁。一日昼卧,犬潜伏身畔。公醒转侧,压于腰底。公觉有物,固疑是犬,急起视之,已匾而死,如纸剪成者。然自是壁虫无噍类矣。
4.蒲松龄写聊斋志异 文言文 阅读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5.《聊斋志异·狼·外一则》文言文全文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 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 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求聊斋志异的古文版~~~~
聊斋志异有491篇小说,你要哪一篇啊??给你个地址,上面有全集.你要哪篇自己去看吧!抄/liaozhai/index.htm有短有长,比较短的一篇有 《大鼠》万历间。
宫中有鼠,袭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2113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5261,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龄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4102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1653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