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家贫文言文翻译(古文“庄家周贫”的翻译)
1.古文“庄家周贫”的翻译
《庄周家贫》原文+译文2007-12-07 19:40【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贷粟(sù):借粮。
〕于监河侯〔监河侯:监河的官。刘向《说苑》作魏文侯。
〕。监河侯曰:“诺〔诺(nuò):好吧。
〕,我将得邑金〔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金,金属货币,不是黄金。
〕,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曰:“周昨来,有中道〔中道:道路中间。
〕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鲋(fù)鱼:鲫鱼。
〕焉。周问之曰:‘鲋鱼,来〔来:这是呼唤鲋鱼使之注意的话。
〕!子何为者邪〔子何为者邪:你是做什么的呀?邪,同“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波臣:意思是水里的小人物。
这里是鲋鱼自指。〕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南游吴越之王:将往南到吴国越国去游说君主。
吴越是水乡。〕,激〔激:引〕西江〔西江:大概指吴越之西的大水,即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吾失我常与:我失去经常作伴的(指水)。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
与,相伴。〕,我无所处〔我无所处(chǔ):我没有地方安身。
〕,吾得斗升之水然〔然:乃,就。〕活耳。
君乃〔乃:竟。〕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还不如先到卖干鱼的店里寻找我呢。
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话毫无用处。曾,乃,还。
〕!’” 【译文】庄周家庭穷困,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的封地要交租了,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气得脸都变了颜色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唤。
我到处看,发现车轮印里有条鲫鱼在那儿。我问它:‘喂,鲫鱼!你是在做什么呀?’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里的小人物,您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方吴越的君主,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怎么样?’鲫鱼生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失去了我常呆着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干脆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吧。
!’“。
2.庄周家贫
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
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
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 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
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 关于这段话,有一个成语《涸辙之鲋》,请欣赏一下 原文 庄周①家贫,故②往贷粟③于监河侯。监河侯④曰“诺⑤。
我将得邑金⑥,将贷子⑦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⑧作色⑨,曰“周昨来,有中道⑩而呼者,周顾(11)视车辙(12)中有鲋鱼(13)焉(14)。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15)者耶(16)?'对曰:‘我,东海之波臣(17)也。
君岂有(18)斗升之水而活(19)我哉?’周曰:‘诺,我且(20)南游(21)吴越之王(22),激(23)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24)与,我无所处(25)。 吾得斗升之水然(26)活耳。
君乃言此,曾(27)不如早索(28)我于枯鱼之肆(29)(30)!'”。 注释 (1)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2)故:因此。 (3)贷粟(sù):借粮。
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 这里泛指粮食。
贷,借。 (4)监河侯:即魏文侯。
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5)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6)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7)子:您,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8)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
(9)作色:脸上现出怒色。作,发作,发出。
(10)中道:道中,半路上。 (11)顾视:回头看。
顾,回头。 (12)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
(13)鲋(fù)鱼:鲫鱼。 (14)焉:在那里。
(15)何为:做什么。 (16)邪:通“耶(音‘yé’)”,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17)波臣:海神的臣子。 (18)岂有:有没有。
(19)活:使……活。 (20)且:将要。
(21)游:游说。 (22)吴越之王: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23)激:引(水)。
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24)常与:经常在一起的,这里指水。
(2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26)然:则,就。
(27)曾(céng):还,简直。 (28)索:寻找。
(29)枯鱼之肆:卖鱼干的铺子。肆:店铺。
(30)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简直不如早些到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 翻译 庄周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 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借给你三百斤米可以吗?”庄周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
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中的小百姓。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如果说这些,简直不如早些到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寓意 比喻陷于困境、需要能解燃眉之急的人,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
新意:揭示以权谋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辨析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同时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例句 如鲁迅曾在《坟•娜拉走后怎样》里写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 词语应用• 【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 【近义词】:涸辙之枯、嗷嗷待哺 【反义词】:绝处逢生 。
3.《庄周家贫》的翻译和一个出自文章的成语的意思
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钱,可以吗?”庄周气得脸都变了颜色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唤。我到处看,发现车轮印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原因来到这里的呢(你是何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越的君主,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失去了我常呆着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干脆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吧!’”
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转化一个成语:涸(hé)辙(zhé)之(zhī)鲋(fù)。
4.“庄周家贫,故往贷栗于监河侯
“庄周家贫,故往贷栗于监河侯”这句话的意思是: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
【出处】《庄子•外物》。
【原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译文】
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生气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能否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
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常处在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周家贫
5.请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2分)(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3分)(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3分)
参考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6.《庄子·外物》中“庄周家贫,故往
译文:
庄周家境贫寒,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将要得到封地的租金,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气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喊。我回头看,发现车辙里有条鲋鱼在那儿。我问它:‘鲋鱼!你是什么人?’鲋鱼回答说:‘我是海神的臣子,您能否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访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怎么样?’鲋鱼生气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常处在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
原文: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扩展资料: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庄子·杂篇·外物
中国网——庄子
7.景公闻命的译文和庄周家贫的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
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
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
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8.古文“庄家周贫”的翻译
《庄周家贫》原文+译文2007-12-07 19:40【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贷粟(sù):借粮。
〕于监河侯〔监河侯:监河的官。刘向《说苑》作魏文侯。
〕。监河侯曰:“诺〔诺(nuò):好吧。
〕,我将得邑金〔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金,金属货币,不是黄金。
〕,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曰:“周昨来,有中道〔中道:道路中间。
〕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鲋(fù)鱼:鲫鱼。
〕焉。周问之曰:‘鲋鱼,来〔来:这是呼唤鲋鱼使之注意的话。
〕!子何为者邪〔子何为者邪:你是做什么的呀?邪,同“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波臣:意思是水里的小人物。
这里是鲋鱼自指。〕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可有一点点水救活我呢?〕?’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南游吴越之王:将往南到吴国越国去游说君主。
吴越是水乡。〕,激〔激:引〕西江〔西江:大概指吴越之西的大水,即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吾失我常与:我失去经常作伴的(指水)。常与,常在一起的东西。
与,相伴。〕,我无所处〔我无所处(chǔ):我没有地方安身。
〕,吾得斗升之水然〔然:乃,就。〕活耳。
君乃〔乃:竟。〕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还不如先到卖干鱼的店里寻找我呢。
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话毫无用处。曾,乃,还。
〕!’”【译文】庄周家庭穷困,所以就找监河的官去借粮。监河官说:“好,我的封地要交租了,那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气得脸都变了颜色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道路中间呼唤。
我到处看,发现车轮印里有条鲫鱼在那儿。我问它:‘喂,鲫鱼!你是在做什么呀?’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里的小人物,您有一点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将往南去拜方吴越的君主,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怎么样?’鲫鱼生气得脸色都变了,说:‘我失去了我常呆着的水,没有地方安身,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了,你竟然这样说,干脆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