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文言文答案(《荔枝图序》练习及答案)

1.《荔枝图序》练习及答案

一、自主实践

1.填空。

(1)叶如____,冬____;华如____,春____;实如____,夏____;朵如____,核如____,壳如____,膜如____。

一日而____,二日而____,三日而____,四五日外,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 )

3.下列每组红色字注音中,都有一个错的,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后表中。

(1)①华如橘(huá) ②壳如红缯(zēng) ③瓤肉莹白如冰雪(ráng)

①膜如紫绡(xiāo) ②核如枇杷(pí pá) ③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yí)

(3)①树形团团如帷盖(wéi) ②荔枝生巴、峡间(jiàn) ③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lì)

(1) (3)

二、能力提高

①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②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③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④大略如彼,其实过之。⑤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

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还要好。

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

C.树形团团如帷盖。

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

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填空题

(1)文章写树从____、____、____再写到____。写果实是由____写到____、____、____。

文章大量运用____,连用十个“如”字从____、____、____、____各个方面加以描述。

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依次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写作攻略

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篇文章。

提示:1.内容可以描绘一种物,也可描绘一处景;

2.观察要仔细,描绘要细腻;

3.所选景或物要新颖,语言要有感染力。

答案与提示

1.略

2.(1)甜酒

大体上 它的实际情况

(3)画图 写序

3.(1)①huā②pí pɑ(3)②jiān

[能力提高]

1.D

2.A

3.①树形 树叶 花朵 果实 外壳 内膜 果肉 浆液

②比喻 形 色 汁 味

4.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借助帷盖、桂、橘等十种可感的东西,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而且比喻贴切形象,使人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

荔枝图序文言文阅读答案,荔枝图序文言文翻译答案,荔枝图序文言文翻译

2.《荔枝图序》练习及答案

一、自主实践1.填空。

(1)叶如____,冬____;华如____,春____;实如____,夏____;朵如____,核如____,壳如____,膜如____。一日而____,二日而____,三日而____,四五日外,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 )3.下列每组红色字注音中,都有一个错的,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写在后表中。

(1)①华如橘(huá) ②壳如红缯(zēng) ③瓤肉莹白如冰雪(ráng)①膜如紫绡(xiāo) ②核如枇杷(pí pá) ③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yí)(3)①树形团团如帷盖(wéi) ②荔枝生巴、峡间(jiàn) ③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lì)(1) (3)二、能力提高①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②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③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④大略如彼,其实过之。⑤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还要好。

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

C.树形团团如帷盖。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

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填空题(1)文章写树从____、____、____再写到____。写果实是由____写到____、____、____。

文章大量运用____,连用十个“如”字从____、____、____、____各个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依次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写作攻略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篇文章。

提示:1.内容可以描绘一种物,也可描绘一处景;2.观察要仔细,描绘要细腻;3.所选景或物要新颖,语言要有感染力。答案与提示1.略2.(1)甜酒大体上 它的实际情况(3)画图 写序3.(1)①huā②pí pɑ(3)②jiān[能力提高]1.D2.A3.①树形 树叶 花朵 果实 外壳 内膜 果肉 浆液②比喻 形 色 汁 味4.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借助帷盖、桂、橘等十种可感的东西,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而且比喻贴切形象,使人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

序文,荔枝,答案

3.文言文翻译《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青色的;花像菊花,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绸;膜如紫色的绸缎;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大致就是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它还要详细。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

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四川省忠县)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4.荔枝图序 白居易 文言文翻译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

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

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5.荔枝图序 (9分)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荔枝图序》译文: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呈圆的形状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水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关于荔枝的情况)大致像前面说的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之后,色香味就全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乐天让工吏画了幅荔枝图,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这是给那些没见过荔枝以及见过荔枝但不知道摘下荔枝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小题1:(1)开花 (2) 它的实际情况 (3)画

小题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小题3:D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重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和识记,然后根据词语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理解。第一句“荣”是开花之意;第二句“其实”是两个词,“其”是代词;第三句“图”是词类活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短句重在平时文言文的积累,要多读,多寻找文言语感。这句话讲了两种情况:没见过荔枝、见过荔枝。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D项中,“不能算作说明文”有误,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

荔枝图序文言文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