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赋文言文(《木兰赋》的原文是什么?)

1.《木兰赋》的原文是什么?

木兰赋 / 木兰诗 / 木兰辞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闻 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 通:贴;惊忙 一作:惶;惶 火伴 通: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文言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文章修辞 互文交错(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复沓(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针(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排比(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夸张(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设问(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偶(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反问(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借代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

2.木兰赋的作品原文

木兰赋 王泽生遥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段花木兰的千古传奇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中华民族维护统一的历代英雄们,献给抗日战争中殉国的民族英烈们,在丁亥7月7日,关东才子——日不落记。杀虎山下,马鞍啾啾胡尘;燕山风口,长鞭霍霍荒坟。

可汗何以军书,故里何以门户。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漠北风沙茫茫,自古万里疆场;胡天苦寒瑟瑟,壮士十年忘乡。木兰无长兄,清苦幼时亡;木兰有阿姊,耕织且病床;木兰忆小弟,襁褓牧牛郎,木兰思爷娘,忠孝泪两行。

驰足千山,天子坐奢明堂;精忠十年,女儿负重征郎。塞草云鬓兮戎机十二年,烽烟花黄兮策勋十二转,风雪阁窗兮羁旅十二卷,金戈机杼兮世人十二叹。

狼烟罩雪,牙璋飞书龙城;杂鼓凋月,百夫号惊毡篷。旗画承风垂垂,胡雁哀鸣;战袍结冰凝凝,狐兔凄行。

寂寞霜、岁岁雪;寥落星,年年月。铁马路前飞难进,军情风后响易沉。

明月流黄,寒砧日暮;孤城惊魂,冷鸦悲树。尸堆落翥鸟,血流红秋草。

草黄草绿,角弓负荷腥沙;雁去雁来,马蹄回看天涯。关山夜曲,无奈万里乡愁;边地柳笛,更起千重吴钩。

金甲磨穿秦月,蒙恬犹在;战袍坦荡汉关,李广复来。木兰骁勇,三军先锋。

明月星稀霜野,夜闻胡马;白日旗遮荒原,暮惋年华。登山以窥烽火,一夜穿寒,白刃纷纷,雨雪纷纷;饮马以傍冰河,五更连云,边极漫漫,刁斗漫漫。

铁衣荒寒,木兰军前半生死;铜炊冷灰,死节阵云魂不归。菝1金伐鼓,可汗一纸军书,女儿十年;旌旆逶碣,胡人寸土遗梦,木兰百战。

黄沙曛、青丝转、边庭苦、乡音断。百丈烽台隆起,狐裘不暖;瀚海雪山滞塞,铁甲难着。

燕山雪、大如席、朔气卷、金柝闪。辕门红旗冻翻,风掣沧桑;幕中柴火微熄,梦头迷茫。

盔甲冻折,木兰难脱;夜半行军,刀戈相拨。黑夜风吼,马穿滚石如斗;鸟绝霜晨,风头似刀割手。

马毛带血,汗蒸雪腥;斑驳队列,旋作冰陀。士卒噬雪铜炊停,五花连钱倒地横;彻夜大呼黑山动,虏塞白骨屯云空。

剑开白雪,谁树煌煌功业;马劈冻石,孰绾2奕奕传奇。半苇芦管,十年沙如雪;一梦归乡,千夜月似霜。

不再角声秋色,不用尚书庙堂。谁知女儿心,花木春不归。

十年征戍,宁静故里烟郭;百战生死,冷落花月闺阁。辞爷娘过黄河,红颜风骨色;辞黄河去黑山,十年一梦间。

黄河流水溅溅,情愁悲壮;燕山胡骑啾啾,忠义铿锵。乡月知心,女儿云鬓香鳃雪;品格如金,难买十年娥眉心。

呜呼,呜呼乎!蓬茅深山,国破家何在;麻苎木兰,谁舍十年春。欲问当年事,风骨枕寒流。

注解1.菝bá:菝葜(bá-qiā)木名,俗称“金刚刺”、《金刚藤》。落叶攀援状灌木,根可入中药。

2.绾wǎn:盘结、卷起的意思。在此篇中是总结、记述的意思。

木兰,文言文

3.木兰赋,是谁写的?写于那个朝代?里面讲的大汗是谁,火伴又是谁?

《木兰赋》,是一篇爱国主义辞赋作品,是著名辞赋家、辞赋理论家王泽生的辞赋力作。

《木兰赋》的主题来源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讲述的是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低级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王泽生,黑龙江绥化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祖籍山东曹州府。王泽生,原名王建生,字润知,号“关东鬼才”“兰河散人”,自称-关东狂客。

学术笔名:日不落、文坛圣斗士。又曰风雪主人,与花月主人、桃花主人并称“关东三主人”。

当代诗人、学者、辞赋家、百科词条专家、辞赋理论家、辞赋评论家、网络辞赋文化活动家,为当代网络辞赋运动先驱,中华新辞赋运动首要发起人、中华赋派鼻祖(辞赋革新派)、辞赋骈文改革总设计师。辞赋百余篇、古风千首、楹联千副、现代散篇和文论数字总和达上千万字之多。

其文集合称“王泽生选集”。

4.课文木兰序文言文全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文言文《木兰辞》翻译,要求超精简的,少的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6.文言文木兰诗的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ō)子。 4. 惟:只。 5.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 6.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7.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ā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13. 辞:离开,辞行。 14.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15. 旦:早晨。 16. 但闻:只听见 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8.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 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 22.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4.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25. 策勋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26.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 不用:不愿意做。 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1. 郭:外城。 32. 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3. 姊(zǐ):姐姐。 34 理:梳理。 3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6. 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37.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3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9.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40.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 4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3. 行:读háng。 44. 傍(bà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7.木兰辞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木兰赋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