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ppt(初中文言文实词 虚词 句式总结,整理人教版的,按字 词什么的弄)

1.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总结,整理人教版的,按字、词什么的弄

1。

居①停留②在某种地位③居住④坐2。亡①失去②通无③死亡④逃3。

绝①极点②停止③非常④隔绝4。故①特地②久③所以④原因5。

诚①诚心②果真③确实6。易①容易②交换③改变7。

顾①看②拜访③反而8。 举①举起②发动③全④提出⑤推荐9。

去①离开②距离10。 当①抵挡②距离11。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渐渐④好处12。会①会合②时机③恰好13。

兵①兵器②军队③战争14。度①揣度②越过15。

方①方圆②刚16。 极①极点②尽17。

达①到②得志18。业①事业②职业③学业19。

意①心意②神情20。道①道义②说③道路④方法具体例句:(只想到这么多)2。

亡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 绝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4。

故①特地--公子往,请数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久③所以---故木受绳则直④原因---既克,公文其故(曹刿论战)5。诚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6。易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7。

顾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举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先写到这里,555。

翻书翻死了呢这样回答是对的吧,不然,我白翻书了!!!9。去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10。

当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13。兵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

度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20。道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有些真的找不到,帮不上了哈哈,这两天被我翻出来了!!!1。

居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10。 当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距离11。

益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15。 方①方圆---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地方:古今异意)②刚---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6。

极①极点---屋极有窗以达气②尽---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17。 达①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②得志18。

业①事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②职业---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以是为业(卖柑者言)③学业---术业有专攻(师说)19。 意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2.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实词,虚词,文言文,语文

3.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所有词汇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 [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第 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 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

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

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

初三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ppt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