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文言文阅读答案(《新唐书•裴休传》译文)
1.《新唐书•裴休传》译文
元 初,擢进士第,除监察御史,论权嬖梗 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
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①小 使秋时阅鹰狗,所过挠官事,厚得饷谢 乃去。
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 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宰 相武元衡婉辞诤,帝怒未置。
度见延英 殿,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 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 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 可罪?”帝色霁,乃释寰。
元和十年,上谕急讨吴元济②,王 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乃伏盗京师, 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击度, 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议者欲罢 度,安二镇反侧,帝怒曰:“度得全,天 也!若罢之,是贼计适行。
吾倚度,足 破三贼矣!” 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 兵,唯度请身督战,帝独目度留, 曰:“果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 誓不与贼偕存。”即拜门下侍郎、彰义军 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
度屯郾 城,劳诸军,宣朝廷厚意,士奋于勇。 是时,诸道兵悉中官③统监,自处进 退。
度奏罢之,使将得专制,号令一, 战气倍。 未几,李愬夜入蔡州,缚吴元济以 报。
度遣马总先入蔡,明日,统洄曲降 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度视事, 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
往 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 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 备。”
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元恶已 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
6。
B(序:有序)7。A(A用来……的。
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
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8。 C(应为“民”)9。
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
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
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
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
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
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
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
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3.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豫让论 方孝孺士君子
试题答案:小题1:A小题2:D小题3:A小题4:(1)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足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诚恳地劝告(“厌:贪心不足”;“陈力就列: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谆谆然:诚恳地”各1分,句意1分)(2)如能像这样,那么,豫让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一样让人怀念,难道这不胜过刺杀他人衣服后再自尽吗?”(若然、虽死犹生、胜各1分,句意1分)(3)但是那种早上还是仇敌,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的人,又成为豫让的罪人了。
(“腆然、自得、又让之罪人也”各1分,判断句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