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冲字升伯文言文翻译(古文翻译:宋史·孙冲传)
1.古文翻译:宋史·孙冲传
孙冲,字升伯,是赵州赵州平棘人。通过科举考试,被授予将作监丞的官位,后面任晋、绛、保州的通判,因为跟保州守备争执,被降职,后面多次迁升至太常博士。
黄河在棣州决堤,大名府知府寇准让他迁徙到棣州去治理黄河。并说:迁徙别的州很扰民,同样免不了治理黄河,不如堵塞为好。于是让孙冲当棣州知府,从秋天到春天,黄河一共决口四次,孙冲都是堵塞,被授予殿中侍御史。寇准让枢密使去考察,终于到了阳信。孙冲因为治理黄河很好,百姓在黄河的大堤上都夸他,被使者告诉皇帝,升至襄州知府。孙冲再次上书皇帝让百姓迁徙不是好办法,写《河书》给皇帝。
恰逢京都发生蝗灾,皇帝让中使督去治理,到了襄州,怒斥孙冲不出来迎接,于是说襄州的蝗灾最严重,而孙冲每天喝酒不管理。皇帝怒,将其下狱。孙冲得到县里说农业丰收的状子,去见皇帝。当时使者还没回京,皇帝醒悟,惩罚了使者。重新让京西转运当御史。滑州发生决堤,孙冲又当滑州知府。太常博士李渭策想夏天大修黄河,孙冲进言说(堵塞河坝的缺口)只是白白浪费财力,人力,就算堵了它还是会决堤的。因此他被免了河阳知县的官。后面又升到刑部郎中,任湖北、河东转运使。
正赶上皇帝在都城南郊赏赐大臣,汾州广勇军很强,把守佐堂下劫持,约与善帛才没被杀。城中戒严,调兵围住广勇营。孙冲正好到,命令解除戒严,置办酒席,杀死首恶十六人,于是安定战乱。守备把和叛军的约定给皇帝说了,皇帝让使者去拿回来。使者到达潞地,冲催促使者回去,说:凭借乱得到想要的,是会更加诱发乱的。于是留下善帛不给。入朝登闻鼓院,因为眼病任官兵部郎中、直史馆、知河中府,迁到潞州,重任河东转运使,升太常少卿,升右谏议大夫,又重新任潞州知府,升翰林院学士。最后迁徙同州,升西京留司御史台,升给事中。失明,卒。
有些部分翻译的不通顺,将就着看吧。
2.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的译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
3.请高手将古文翻译成英文 友者,所以相有也
上下文系: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The word friend indicates sharing of interests (此处双关,一者有共同利益、二者有共同兴趣;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译者注), background, objectives to achieve and, most importantly, doctrine (hence Tao, the way of pursuing one's goals).
Quoted from Records of Believes entitled Great Strategies (或音译,Dalve) by Tzu (或:Xunzi、Xun Kuang,荀况)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4.请高手将以下古文翻译成英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A journey of thousands of miles may not be achieved through accumulation of each single step, just as the enormous ocean may not be formed gathering every brook or stream.
Quoted from the Chapter Advice on Studying in the Classic Canon Tzu/Xun Zi(2选1) by Xun Kuang(荀况)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5.文言文答案孙傅字伯野
全文翻译: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
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当时蔡条是尚书,孙傅给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
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蔡条没有采用他的话。
升到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使者经过的地方,征调民夫整治舟船,骚动混乱,大量耗费。
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原地区没有一点好处。在想认为他说的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责备的有点过头而已。许翰也被罢职离开。
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他原因,他说:“祖宗的法令能让百姓受惠,熙丰年间的法使国家受惠,崇观年间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处。”
当时的人认为他说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不久又改任为枢密院同知,金人包围了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
金兵分四面鼓噪着前进,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尸首都把护龙河填满了,城门急忙紧闭。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
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国大帅的营帐求和,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没有返回。孙傅多次写信请求进过送还皇帝。
等到废钦宗立金人的文书到达,孙傅非常悲痛地说:“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诸位王爷,嫔妃。
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两个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几十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对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门口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
趁着大帅的军队讨伐平定的机会,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上,如果还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来继续。”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这件事情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
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于是跟从太子一起前往。
守门的人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师,应当誓死相随。”这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门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
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