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金之先(读文言文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1.读文言文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
金史·本纪第一·世纪
【原文】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 有黑水靺鞨、栗末靺鞨,其五部无闻。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李绩破高丽,粟末靺鞨保东牟山。后为渤海,称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官府、制度。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东濒海,南接高丽,亦附于高丽。尝以兵十五万众助高丽拒唐太宗,败于安市。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其后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朝贡遂绝。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2.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公曰:“维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无言,时矣祛帯!?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公曰:“善。”《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 》
春秋史话中有关于齐景公与晏子的一段对话,公无前522年(鲁照公二十年)的冬天,一次景公打猎归来,晏婴陪同他在遄台休息,梁邱据也匆忙赶去,景公对晏婴说:“只有梁后据同我的关系和好。”晏婴说:“你们之间只是‘同’,不是‘和’。”景公奇怪地问道:“难道‘和’与‘同’还有区别吗?”晏婴说:“区别很大。‘和’就像做菜汤一样,厨师用鱼肉加上醋盐等调料,进行烹调,人们吃起来津津有味,身心愉快。君臣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君主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含有不正确的成分,当臣下的就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改正君主意见中不正确的部分,使合理的部分更完善;被君主否定的东西,也可能是正确的,臣下就应该陈述可以肯定的理由,帮助君主改正他的错误意见。这样做,国家的正治稳定,矛盾减少,这就是‘和’,它与做汤调味的道理一样。”
晏婴又用音乐曲调来比喻‘和’的含义,他说:“乐师们作曲,用‘五音’相配合才能成为曲调,使人听起来悦耳,感到心情舒畅。”随即把话题转到梁邱据身上,他说:“梁邱据这人,可不是这样。他对君主随声附和,君主认为是错的,他就说‘不对’。君主认为是正确的,他就连声说‘是’。这样,就好比在水里加水,毫无味道;好比曲调只有一个声音,谁会听它!可见,在政治上,不允许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实行绝对的‘同’,完全是坏事。”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翻译古文巜骂医生》
翻译如下:
一个医生给人看病,对病人家说保证你没有事情,病人家费了好多的钱。
可是病人丝毫不见好转以致竟然病倒不能起床。
因此非常的痛恨医生,就派个家里的佣人去骂那个医生。过了一会,佣人回来了,主人问他,你可曾去骂那个蠢货了?佣人说,没有。
主人问,为什么不骂呢?仆人说,等着骂那个蠢蛋医生的人太多了。我挤都挤不上前。叫我怎么骂?
原文:
一医看病,许以无事。病家费去多金,竟不起,因恨甚,遣仆往骂。
少顷归,问:“曾骂否?”曰:“不曾。”问:“何以不骂?”
仆答曰:“要骂要打的人,多得紧在那里,叫我如何挨挤得上。
扩展资料:
相似文章《外科医生》
【原文】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②内,延使治。乃持并州③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④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摘自《雪涛小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译文】 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医术。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伤了,一直刺入身体里,把这个医生叫来让他治疗。
这个医生手里拿了一把大剪子,把露在身体外面的箭身剪掉,便跪着等着将军的奖赏。
将军说:“箭头还在身体里需要尽快治疗啊。”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义务,没想到也一起要求我来治疗!”
4.请帮我找到下列古文的翻译(最好有古文)
1、《墨子怒责耕柱子》原文: 子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
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译文: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
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负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2、《食言》 原文: 有贾人渡河而覆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人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人也,能救我,子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得几何 而今骤得十金犹不足乎 "渔者默然而退.他日,贾人渡河又覆其舟,渔者在焉.或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译文: 有一个商人过河的时候船翻了,他抓住水中漂浮的水草.大声喊救命.附近打渔的渔夫听见后划船过来救他,还划没到商人面前,商人说:"我是有钱的人,如果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可以救我吗?"渔夫听了后把他救上来并送到岸上.商人却给渔夫十两银子.渔夫说:"你答应给我一百两现在却给我十两.这行么?" 商人听后脸上都是怒容.说:"像你打渔,捕鱼捕一天才能赚几个钱.现在你一下子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你?"渔夫一声不吭的走了. 又一天,商人渡河船又翻了.渔夫就在落水的商人旁边.看见后说:'这是那个说给钱而给不够的人."没救商人自己划船走了, 没一会,商人沉下去了 3、《吕蒙正荐贤》 译文:皇帝曾经想派人到西夏,皇帝的命令是为了选择中书令的人而责备这件事的人,吕蒙正用他的功名来辞退,皇帝不允许.一天,三个人问他,这三个人认为他是对的.皇帝很生气,把他的书扔到地上说:"你为什么这样固执呢?"吕蒙正慢慢地对他说:"我不是固执,掩盖皇上下面还没有谅解的人罢了."因为这样所以被称为:"他的人可以使用,余下的人没有达到,我不想以妩媚的方法随便妄想人家的主意.用来危害国家的事."同朝大臣都吓得不敢喘气,不敢动.皇帝退位后,对左右的大臣说:"吕蒙正的气量,是我比不上的."所以兵卒把吕蒙正当作所推荐的人物.他果然很称职. 4、《次非斩蛟》 原文:إ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 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译文: ؤ 楚国有位名叫次非的勇士,在干遂那个地方得到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
没多久,在他渡江返 回的时候,船到江心,水中突然跃出两条蛟龙,围着小船紧追不舍。إ 次非一见,便问船夫说:“你见过两条蛟龙夹绕小船,而能活命的吗?”船夫说:“没有见 过。”
إ 于是,次非脱下衣报,挽起袖子,拔出干遂剑,指着蛟龙厉声喝道:“这些东西,不过是江 中的烂肉朽骨而已。它们张牙舞爪是要得到这把宝剑。
让我舍弃它来保全自己,真是痴心妄 想!我哪能那样做呢!”说完跃入江中,和蛟龙展开搏斗,终于把蛟刺死,又回到船上,使全船的人都保全了性命。 5、《智永与退笔冢》 原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
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
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6、《孙权喻吕蒙读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 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 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7、《孙亮判案》 译文: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
孙亮。
5.翻译古文
田稷子,战国时齐国的相国。
一次,他收受了下属官吏贿赂的黄金百镒(音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田母非常诧异,于是责问田稷子说:“你虽然为相已经三年了,但你的俸禄大概还没有这些多吧?这些金子难道是德行纯正的正人君子应该得到的吗?我怎么能收留下这些金子呢?”田稷子跪着向母亲解释说:“这些金子确实不是下属送我的。”田母严肃地训斥田稷子说:“我听说士大夫要修身洁行,不能随便收受人家的东西,一定要注意做到洁身自好、言行一致、忠诚守信、办事公正,眼下你却不是这样,远离了做臣下的要求。
像这些不是从正道上得来的财物,我不会享用的。你这样做就是不肖之子,不是我的儿子。
你快起来吧!”田稷子感到非常惭愧,急忙拿着这百镒货金退了出来。他先将那些受贿的百金退还给属吏,然后背着草席去见齐宣王请罪。
齐宣王明白了此事缘由,很钦佩田稷子母亲的高尚情操和义举,赠以公金,并赦免了田稷子的罪,恢复了他的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