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和酝的文言文(文言文《按图索骥》怎么翻译?)

1.文言文《按图索骥》怎么翻译?

一、译文:伯乐在他写的《相马经》书里有“额头高、眼睛亮、蹄子大,就是好马”的说法。一次,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认马。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二、原文: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扩展资料

一、寓言意义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按图索骥”这句成语一般既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广泛用于贬义词,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二、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2.古文《银烛》的翻译

翻译:

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十分害怕,就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

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

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原文: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

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扩展资料:

一、文章的主题:

选文写了两个人物:

1、丰庆这个人为官清廉,为人所敬仰;

2、某县令是个贪官,人们对贪官当然是嗤之以鼻。

人生在世,都会面临很多诱惑。无论做官,还是经商,还是做学问,它们都会不期而遇。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远离那些容易让自己蒙受诽谤的事情和人物,才能保持自己的名誉。

丰庆不直接揭发县令的行贿之举,反而给对方留下了面子,让他主动辞职,也不失为是做事讲究方法的表现。

二、出处:

明代人物传记资料选编。一百二十卷。明焦竑(1540~1620)撰。《国朝献徵录》约于万历中叶编成,搜集从洪武至嘉靖的十二朝的训录、方志、野史、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等原始史料,

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无官者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等目分别记载的体例编辑,从大臣到地方官吏,几乎莫不有传。

文言文

3.文言文“式谓元伯曰”中的“谓”是什么意思

谓:本义为告诉。

1. 原文: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 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 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日:“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 ”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2. 谓:本义为告诉。本义:招呼语、开谈语。引申义:报、告、说、谈。的意思

4.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刘白堕善酿酒这篇古文

白话释义:

刘白堕善于酿酒,一个官载了他酿的酒在途中遇到盗贼,结果这群盗贼贪饮美酒而醉了,不但没有如水浒般劫了生辰纲,反倒自个先“倒也、倒也”了。于是游侠儿间也传开了“不怕弓箭,不怕大刀,就怕刘白堕酿造的春醪”的说法。

原文:

刘白堕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劫贼,饮之即醉,皆被擒获。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畏白堕春醪。”

”白堕春醪“出自北魏杨炫之所作的典故《洛阳伽蓝记》。

扩展资料:

《洛阳伽蓝记》全书共五卷,按地域分为洛阳的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记述佛寺七十馀处。其体例是以北魏佛教的盛衰为线索,以洛阳城的几十座寺庙为纲领,以寺庙为纲维,先写立寺人、地理方位及建筑风格,再写相关人物、史事、传说、逸闻等;

在对诸多佛寺形制规模的描摹和始末兴废的勾勒中,反映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如皇室诸王的奢侈贪婪,南北朝间的交往,北魏全盛时期洛阳手工业、商业的繁盛,民间艺人的卓越技艺和演出盛况等。

5.09杭州中考文言文翻译

(一)

(有个叫)范式(的人),字巨卿,与汝南(有个叫)元伯(的人)为好朋友。他们两个人同在太学里求学,后来互相告别返回(各自的)家乡。(分别时)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到你们家去,拜见你的长辈,见一见你的孩子。”于是共同约定了相见之日。后来相见的日子快要到了,元伯(把详细情况)都(具通“俱”)告诉了母亲,并请求(母亲那天)做好宴席等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并且相隔千里,你怎么敢相信他确实(会来)呢?”元伯说:“老范是个守信的人,肯定不会违诺不来的。”母亲(于是)说:“如果真是这样,到时我给你开一酝好酒(庆祝)。”到了那天,范式果真来了。于是登入厅堂,拜见(元伯的长辈)入席宴饮,宾主尽欢后才分别。

(二)

天宝年间,有个书生游学达到宋州。当时李勉为少年,家里也很贫穷艰苦,与那个书生住同一个店。但是过了没几天,书生疾病发作,最后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他临终前对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本打算到北都去求官的,没想到在这里就患病而死,这是我命该如此。”于是拿出了行囊中所剩的黄金百两交给了李勉,并对他说:“你为办完死后的事,剩余的钱就给你了。”李勉答应了为他办理后事,并把剩余的钱也秘密地放置于那个书生的墓穴中一同葬了。后来过了几年,李勉在开封当县尉,那个书生的兄长和弟弟带着洪州的文书而来,沿路寻找当年书生的下落。到达宋州后,打听到是李勉为书生办理的后事,专门找到开封,责问他当年的金钱的去向。李勉于是请假到书生的墓室,挖出当年剩下的金钱并给了他们。

语和酝的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