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原文和译文)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原文和译文

故事吴王欲伐荆⑴,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⑵死!”舍人⑶有少孺子⑷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⑸,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⑹。

吴王曰:“子⑺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⑻,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⑼,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⑽也;黄雀延颈⑾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⑿,而不顾⒀其后之患⒁也。”

吴王曰:“善哉⒂!”乃罢(16)其兵。[2]上文翻译 螳螂捕蝉实拍图片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身边的大臣:“谁再敢劝阻我,我就处死谁!”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要劝吴王,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他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御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打湿了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发现了他,觉得奇怪:“你早上在花园里干什么?”那少年对吴王回答道:“回禀大王,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

蝉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捉住它,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家伙,都力求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吴王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的太有道理了”于是随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主意。主要文言文及译文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建峰绘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身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伸颈想啄食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此三人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务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想要喝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在蝉身后,它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想要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身旁也想要吃它,黄雀正伸长脖子,想捉螳螂,却不知大树下有人正准备拿弹弓射它。小孩正想要打黄雀,不知道前面有坑,后面有树木。

这三个小东西都是贪图眼前利益,但是不考虑接下来的祸患。注释(1)吴王:指吴王阖闾。

欲:想要。伐:征讨,讨伐。

荆,指楚国。(2)谏:规劝。

以下劝上为谏。(3)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4)少孺子:年轻人。(5)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

操:持、拿。(6)三旦:三个早晨,三天早晨。

三,泛指多次。天,古汉语里“旦”就是“早晨”的意思。

(7)子:你。(8)悲鸣饮露: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露水。

古汉语中悲并不一定指代“悲伤”。(9)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

附即“跗”,脚背骨,这里代脚。委:曲折。

曲:弯曲。(10)傍:同“旁”。

旁边,指黄雀在螳螂旁边。(11)延颈:伸长脖子。

延,伸长。(12)务欲得其前利: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

务:一定,必须。利:利益。

(13)顾:考虑。(14)患:忧患、灾祸。

(15)善哉:好。(16)罢:停止。

具体含义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

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教导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近忧远虑,居安思危,不能顾此失彼。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黄雀在后:比喻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

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答案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原文和译文

吴王欲伐⑦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⑧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⑤也;黄雀延颈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解释: 1.荆:楚国

2.舍人:宫廷侍从

3.少孺子:年轻人

4.委身曲附:弯着身子,屈着前脚

5.傍:通“旁”

6.延颈:伸长着头颈

7.伐:进攻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罢:停止

10.则:就。

11.三:多次

12.子:你

13.委:缩

启示: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文言文,翻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的文言文翻译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

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

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评价成功加1票!好:2一般:6不好:0评价成功加1票!原创:1非原创:0.,流景゛回答采纳率:29.7%2010-07-03 12:50我有更好的回答收藏转载到QQ空间相关内容。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译文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刘向《说苑·卷九·正谏》 [注释]: ① 左右:指吴王身边的臣子。

② 三旦:三个早晨。 ③ 延:伸长。

④ 罢:停止、解除。 [译文]: 吴王打算攻打楚国,警告他左右的臣子说:“有胆敢劝阻我伐楚的,就处死!”有一个年轻的侍从官想劝阻却又不敢,就藏着弹丸,带着弹子,来到后花园里转游,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

有三个早晨都像这样。吴王说:“你过来,为什么自讨苦吃把衣服弄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说:“后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爬在高枝上悲伤地叫唤,喝着露水,并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曲着身子,弯起了前枝,正要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正面啄螳螂,却不知道弹子、弹弓在它下面。

这三个小动物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的身后边潜在的祸患。”吴王听了说:“太好啦!”于是放弃了他出兵的计划。

[简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意思是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在现实生活中,“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者大有人在,他们还在步螳螂之后尘。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的文言文翻译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

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

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

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文翻译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傍。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