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虔文言文翻译(新唐书郑虔传翻译?谢谢!)

1.新唐书 郑虔传 翻译?谢谢!

原文: 郑虔,郑州荥阳人。

天宝初,为协律郎,集缀当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窥其稿者,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

还京师,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日:“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

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 初,虔追紬①故书可志者得四十余篇,国子司业苏源明名其书为《荟萃》。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日:“郑虔三绝”。

迁著作郎。 安禄山反,遣张通儒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

贼平,与张通、王维并囚宣阳里。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

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

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②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

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

译文: 郑虔,是郑州荥阳人。天宝初年,任宫协律郎。

他搜集当代史事,著书八十多篇。有位偷偷地看过他书稿的人,上书告发郑虔私修国史,郑虔急忙焚烧书稿,因此被贬职十年。

他回到京城以后,唐玄宗很欣赏他的才能,想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不管任何具体事务,特地设置了广文馆,任郑虔为广文馆博士。郑虔得到任命,不知道广文馆这个机构在哪里,便去找宰相诉苦,宰相说:“皇上下令扩充国学。

增设广文馆,来安排有贤德的人,让后代人说起广文博士是从你开始的,这不是很好吗?”郑虔才走马上任。过了很久,大雨毁坏了广文馆的房屋,有关部门也不加修复,他就借住在国子馆内,从此广文馆被废弃。

当初,郑虔从旧书中选出有流传价值的文章四十多篇,国子监司业苏源明为这部书起名叫《荟萃》。郑虔擅长画山水画,爱好书法,常苦于没有纸张,当时慈恩寺里存放着好几屋柿叶,于是他每天去拿柿叶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几屋子柿叶几乎被他写遍。

他曾经把自己的诗作和绘画献给皇帝唐玄宗,玄宗在他的诗画下边用大字书写:“郑虔三绝。”并升他为著作郎。

安禄山反叛,派张通儒劫持百官往东都洛阳,任郑虔为水部郎中,他声称自己患有风湿病,不能胜任水部郎中之职,请求任掌管市场的长官,他乘职务之便,秘密地把奏章送到唐玄宗所在的灵武。叛贼被平定以后,郑虔和张巡、王维一起被囚禁在宣阳里。

这三个人都长于绘画,中书令崔圆让他们绘自家书屋,郑虔等人怕被处死,就非常用心地作画,再祈求崔圆解救,终于免去死罪,郑虔被贬谪为台州司户参军,王维只是降级处分。过了几年以后,郑虔死去。

郑虔的学问,长于地理,各地山川的险易,地方特产,驻兵的多少,他都说得准确详细。他曾写了一本《天宝军防录》,文字简练,叙事详尽,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写书,称他为“郑广文”。

他虽然为官,但家中一贫如洗,他却毫不放在心里。杜甫曾以诗相赠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床无毡。”

郑虔传文言文翻译,唐才子传郑虔文言文翻译,郑虔三绝文言文翻译

2.翻译文言文

1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唐 李白 《赠孟浩然》

年轻时就抛弃了功名利禄,视高官荣华如敝屣,直到白发苍苍时依然心志如一,在青松白云之间过着清净恬淡的隐居生活。

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卧松云:指退隐山林。

2万里伤心严遣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虔年纪近百已经快要死了,而且大唐总算是中兴了该过太平日子的时候了,却被贬到万里之外的台州去,真是太令人伤心了!

3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南北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山光水色使诗人心旷神怡,以致乐而忘返。

清晖:指山光水色。

娱人:使人喜悦。

憺(dàn淡):安闲舒适。

这二句出于屈原《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分忘归”。

4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写其舍舟陆行,拨开路边草木,向南山路径趋进;到家后轻松愉快地偃息东轩,而内心的愉悦和激动仍未平静。

披拂:用手拨开草木。

偃(yǎn掩):仰卧。

扉(fēi非):门。“

愉悦”句是说:愉快地偃息在东轩之内。

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 白居易《暮江吟》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6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宋·张孝祥《念奴娇》

晶莹清澈、广阔无垠的湖面,只有我的一叶扁舟自在航行。

7同我妇子,馌彼南亩——诗经 《七月》

带上儿子还有我的老太婆,迎着太阳在地里吃饭干活

8畟畟良耜,俶载南亩——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

当春日到来的时候,男农奴们手扶耒耜在南亩深翻土地,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嚓嚓声。

接着又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土中,让它孕育、发芽、生长。

畟畟(侧cè):耜(似sì)深耕入土之貌。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 陶渊明 《归田园居》

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10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 《击壤歌》

太阳出来的时候开始工作,太阳落山的时候休息,喝自己凿井打来的水,吃自己耕田种地得来的粮食。外面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

远古,农耕时代,百姓靠一己之体力能够存活,生活虽艰苦而充实,食求饱而能饱,居求安而可安。悠游于完满自足的世界。

所担心的,是外来力量的肆意干扰。“帝力于我何有”,在自得现状之乐的同时,希求着外于我的帝力莫来冲破生活的平静和谐。

文言文,翻译

3.时有“郑虔三绝”之目 翻译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

乾隆元年中进士,曾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政治名声不错。 在他任职的十二年中,监狱里很多次都没有一个犯人。

后来因为县里闹饥荒,郑板桥向朝廷要求发放赈灾粮款,却得罪了上级大官,于是他告病还乡。 离任的那一天,老百姓都哭着挽留他,每家都画他的画像来祭拜。

(太夸张了吧!) 郑板桥为人磊落洒脱,性格孤傲。(出淤泥而不染) 他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画兰花的叶子用焦墨,用草书中竖长撇的方法;他画的竹神似苏东坡,多的时候不乱,少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空,完全不同于当时的习惯画法,又好看又挺拔,独一无二。

郑板桥的书法也很有特色,结合了隶书、楷书、和行书三种字体的风韵,圆润饱满,古风灵秀;尤其是他的楷书,特别好,只是作品不多。 郑板桥诗的风格接近于白居易和陆游,特别是几篇缅怀古代的,激昂慷慨。

他的词也比较有特色。 在当时有「郑虔三绝」之称。

他的著作有《板桥诗钞》,市面上流通的有手工抄写和刊印的。 《板桥诗钞》后面附带几篇家信,感情真挚,语言诚恳,很感人。

好辛苦,完全原创哦!麻烦采纳,谢谢。

4.时有“郑虔三绝”之目 翻译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

乾隆元年中进士,曾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政治名声不错。

在他任职的十二年中,监狱里很多次都没有一个犯人。

后来因为县里闹饥荒,郑板桥向朝廷要求发放赈灾粮款,却得罪了上级大官,于是他告病还乡。

离任的那一天,老百姓都哭着挽留他,每家都画他的画像来祭拜。(太夸张了吧!)

郑板桥为人磊落洒脱,性格孤傲。(出淤泥而不染)

他擅长画兰花和竹子,他画兰花的叶子用焦墨,用草书中竖长撇的方法;他画的竹神似苏东坡,多的时候不乱,少的时候也不会让人觉得太空,完全不同于当时的习惯画法,又好看又挺拔,独一无二。

郑板桥的书法也很有特色,结合了隶书、楷书、和行书三种字体的风韵,圆润饱满,古风灵秀;尤其是他的楷书,特别好,只是作品不多。

郑板桥诗的风格接近于白居易和陆游,特别是几篇缅怀古代的,激昂慷慨。

他的词也比较有特色。

在当时有「郑虔三绝」之称。

他的著作有《板桥诗钞》,市面上流通的有手工抄写和刊印的。

《板桥诗钞》后面附带几篇家信,感情真挚,语言诚恳,很感人。

好辛苦,完全原创哦!

郑虔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