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任瑰(陈增之死文言文答案)
1.陈增之死文言文答案
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阅读原文 矿税流毒,宇内已无尺寸净地,而淮徐之陈增为甚。
增名下参随程守训者,徽人也,首建矿税之议。自京师从增以出。
增唯所提掇,认为侄婿。又不屑与诸参随为伍,自纳银助大工①,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
自是愈益骄恣。是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疏劾陈增贪横,当撤回。
守训乃讦宗尧多赃巨万,潜寄徽商吴朝俸家。上如所奏严追。
宗尧徽人,与朝俸同宗也。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
又徽州大商吴养晦者,家本素封荡尽,诡称有财百万,在兄叔处,愿助大工。上是之,行抚按查覆。
守训与吴姻连,遂伪称勘究江淮不法大户,及私藏珍宝之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许人不时告密问理。凡衣食稍温厚者,无不严刑拷诈,祸及妇孺矣。
唯稍畏淮抚李三才,不敢至李所,住泰州。李亦密为之备,佯以好语陈增曰:“公大内贵臣,廉干冠诸敕使,今微有议者,仅一守训为祟耳。
他日坏乃公事,祸且及公。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增初闻犹峻拒,既又歆之曰:“守训暴敛,所入什佰于公。
公以半献之朝,以半归私帑,其富甲京师也。”增见守训跋扈渐彰,不复遵其约束,心愠已久,因微露首肯意。
李中丞觉之,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云守训有金四十余万,他珍宝瑰异无算,并畜龙凤僭逆之衣,将谋不轨。
李又怵增急以上闻:“公不第积谤可雪,上喜公勤,即司礼印可得也。”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
上即命李三才捕送京师治罪,及追所首多赃。增既失上佐,迹已危疑,其部曲亦有戒心,所朘取不能如岁额。
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又苛责之。李中丞又使人胁之,谓:“阁臣密揭入奏,上又允矣。”
又曰:“某日缇骑出都门矣。”增不胜愧悔,一夕雉经②死。
(节选自《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 【注】①大工:指皇帝钦定的工程。②雉经:自缢。
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阅读题目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授中书舍人,直武英殿 直:当值,值班 B.许人不时告密问理 理:道理,规律 C.并畜龙凤僭逆之衣 僭:超越本分 D.上疑增屡岁所剥夺且不赀 赀:计量7. 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京师从增以出 B.佯以好语陈增曰 C.公以半献之朝 D.增以为诚言,果以疏闻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自是徽商皆指为宗尧寄赃之家,必重赂始释。(3分) ⑵虎虽出柙,盍自缚而自献之?(3分) ⑶潜令其家奴之曾受守训酷刑者,出首于增。
(3分)9.请简要概括李三才剪除程守训的过程。(4分) 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答案解析6.B 审理7.A 连词,BCD介词8.⑴(3分)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
(被动、“始”、句意各1分) ⑵)(3分)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柙”、“盍”、句意各1分) ⑶(3分)李中丞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出首”各1分)9.(4分)离间陈、程;派人告发;诱增上疏;奉旨逮捕。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万历野获编·陈增之死参考译文 征收矿税流传开来的毒害,全国已经没有一处不受影响,而其中淮徐陈增的危害最大。陈增属下参随程守训,是徽州人,首先提出征收矿税的建议。
自从在京师随陈增做事,陈增唯独提携他,把他认作侄子(即太监的干儿子)。程守训又不屑于跟各位参随为伍,自己捐献银两帮助建设钦定的工程,被特别授予中书舍人,在武英殿当值,从此更加骄傲放纵。
这时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上疏弹赅陈增贪婪横暴,应当撤回。程守训就攻讦吴宗尧贪赃很多,秘密地将赃款藏在徽州商人吴朝俸家里。
皇帝根据所奏严加追查。吴宗尧是徽州人,跟吴朝俸同宗。
从此徽商都被指控作为吴宗尧藏匿赃款的人家,一定要大加贿赂才能获释。又有一个徽州大商人吴养晦,家中的资产挥霍光了,谎称有财产百万在兄长叔父那里,愿意捐助钦定的工程。
皇帝肯定了他的做法,派巡抚、巡按查核审察。程守训与吴养晦是姻亲,就假称审问、查究江淮的不法大户,以及私藏珍宝的人家,出巡太平安庆等府,允许别人不时地告密并加以审问。
凡是家境富裕的,没有不严刑拷问敲诈,甚至祸及妇女小孩。只是有点畏惧淮抚李三才,不敢到李三才所在的地方,住在泰州。
李三才也秘密地准备对付他,假装用好话对陈增说: “您是宫中的贵臣,廉洁干练超过其他的使臣,现在稍稍引起非议的,只因程守训一个人作祟罢了。今后他会坏您的事的,将会祸害到您。
老虎虽然已经出了笼子,但是您为什么不自己把他捆缚并献给皇帝呢?”陈增刚开始听到这些还严厉拒绝,李三才又用话语打动他说:“程守训强行搜刮财物,收入是您的百十倍。您把它一半献给朝廷,一半归作私财,那么您就可以富甲京师了。”
陈增发现程守训专横暴戾日渐彰显,不再遵守他的管束,内心恼怒已久,就微微地流露出赞同的心意。李中丞发现了他的意向,就悄悄地让曾经受过程守训严酷刑罚的家奴,向陈增告发程守训。
说程守训有四十多万两黄金,其他珍宝不计其数,并且藏有有龙凤图案的越礼犯。
2.耶律仁先传文言文阅读
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
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
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
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至殿前副点www.sLKJ.oRg检,改任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1042),升任北院枢密副使。时逢宋朝请求增加岁币银绢以换回对十县土地的所有权,仁先与刘六符出使宋国,仍然坚持岁币文书用“贡”字。
宋人拒绝。仁先说“:从前石晋王朝报本朝之恩德,割让土地进献,周人强行夺取之,谁是谁非,如何做有利,如何做有害,清清楚楚。”
于是议定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旧称为“贡”。回国之后,任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1044),讨伐夏国,留仁先镇守边境。不久,召任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奏折请求免除王子班郎君及诸宫的杂役。
十六年(1047),迁任北院大王,奏称如今两院户口众多且富足,请求免予由他部来帮助服役,诏令从其所请。十八年(1049),再度举兵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担任前锋。
萧惠在河南失利,皇上还想进兵再战,仁先全力谏阻,皇上便停止进兵。后来担任了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
女真恃仗地势之险要,不停地侵犯掠夺,仁先请求开挖山地沟通道路以控制之,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封为吴王。
清宁初,任南院枢密使。因耶律化哥诬陷,出贬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号隋王。
六年(1060),再度担任北院大王,百姓走数百里前往欢迎,就像见到父亲和兄长一般。当时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人妒忌他,请道宗皇上让仁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
耶律乙辛上奏说“:仁先是旧臣,德望冠绝一时,不应外补任京外官。”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为许王。
九年(1063)七月,皇上出猎于太子山,耶律良奏称重元谋反,皇上召来仁先与他谈论这件事。仁先说“:这种人凶残狠毒,我本来就怀疑他很久了。”
皇上敦促仁先搜捕之。仁先出宫,又说:“陛下应当小心防范!”还未来得及披挂,重元已经前来攻打行宫了。
皇上想到北、南院去,仁先说:“陛下如果撇下扈从单独出去,贼人必会紧随其后,况且南、北大王之心也不可知。”仁先之子挞不也说:“皇上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违逆呢?”仁先发怒,打了他的脑袋。
皇上明白了,便将讨伐贼人之事全权交付仁先处理。于是将马车排列为营垒,拆开行马(衙前木架形路障),制作兵器,仁先率领属吏近侍三十余骑结阵于行马之外。
及至交战,贼众大多投降。涅鲁古中流矢坠马,被活捉,重元带伤而退。
仁先觉得五院部萧塔剌居所最近,赶紧召他来,分头派人会集诸军。黎明,重元率领奚人两千人前来攻打行宫,萧塔剌的兵马正好赶到。
仁先料想敌人势必不能持久,等待他们气馁时再行攻击。于是背着营垒结阵,瞅准机会奋勇出击,贼众奔逃溃散,仁先率兵追杀二十余里,重元与数骑人马逃跑了。
皇上握着仁先的手说“:这次平乱都是你的功劳啊。”加号尚父,进封为宋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并亲自为他制文以示褒奖,又诏令绘制《滦河战图》以表彰其功劳。
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同主持北院枢密事务。乙辛倚恃宠幸,违法行事,仁先阻止他,因此受到忌恨,出贬为南京留守,改为晋王。
仁先存恤孤独,禁绝奸恶,宋人闻风震慑畏服。论及他的人认为自于越休哥之后,可令宋人畏服的,只有仁先一人。
阻卜塔里干背叛王命,仁先担任了西北路招讨使,赐给鹰纽印及尚方剑。皇上晓谕说:“你此去离朝廷太远,如果每次都奏明后再行事,恐怕会失去机会,你可以随机行事,先斩后奏。”
仁先严密设置斥候(望台),扼守敌人的要塞,对于顺服的部族加以笼络安抚,各种政务都整治得有条有理。塔里干又来侵犯,仁先迎击,追杀八十余里。
大军接着赶到,又击败了塔里干。别部把里斯、秃没等人前来援救塔里干,见他屡次挫败,不敢交战而投降了。
北部边境便得以安宁。 八年(1072),仁先去世,年六十岁,遗命让家人薄葬。
弟义先、信先,子挞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