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这个文言文的意思(学弈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1.学弈 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鹅射下来。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他,指后一个人。
然:这样。
感悟
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 或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方可成功! 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2.文言文学弈的意思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原文
弈秋,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⑤,思援弓缴⑥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⑦。为是其智弗若与⑧?曰:非然⑨也。”
注释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秋,当时的围棋高手。弈,下围棋。秋,人名。因善于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②〔通国〕全国。
③〔诲〕教导、指导。
④〔惟弈秋之为听〕即“惟弈秋是听”,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⑤〔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一心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过来。鸿鹄,天鹅。
⑥〔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想着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援,取过来。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来。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⑧〔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认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为,通“谓”,认为。是,这个人。
⑨〔非然〕不是这样。然,这样。
⑩弈秋:弈,指下为期.一个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
⒒鸿鹄:大雁、天鹅类的鸟。
⒓俱:一同,一起
⒔为是:为,同“谓”,说。是,这。为是,这是说。
⒕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怎样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文言文《学弈》的全文意思是什么?谢谢!
原文1.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至,而思鸿之将至,援弓檄(xí)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鹅射下来。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下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之:全国的。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孟子》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4.文言文《学弈》的全文解释
《学弈》解释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6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
两小儿笑曰:“孰(14)为汝(15)多知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
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译文:山下的兰草已长得与溪水相连 松林间的小路干干净净的,没有稀泥 天快黑了,细雨中传来了子规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少 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何必自伤白发,感慨“黄鸡催晓” 这首词是苏轼病体康复之后游清泉寺,见溪水西流,感悟万物生机无限而作,词中表现一种对人生积极乐观态度。最末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老年,“黄鸡”当是借用白居易“黄鸡催晓”,“白日催年”形容人生易老的诗句,这里是告诫人老莫消极悲观。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来给分吧 下面的抄袭者杀无赦~!哈哈。
5.学弈的意思
学弈的意思是:学习下棋。
【出处】《学弈》——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扩展资料
1、《学弈》创作背景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2、《学弈》鉴赏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6.学弈的意思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内容和译文如下:《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着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扩展资料一、《学弈》这篇文言文的启示《学弈》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二、《孟子·告子》简述《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全篇共20章。
7.学弈 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2113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5261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学习;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搭弓拉箭把天鹅射下来。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4102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注释】弈:下棋165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
之:的。善:善于,擅长。
使:让。诲:教导。
其:其中。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援:引,拉。
缴:本课专指带有丝绳的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
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
弗若:不如。矣:了。
为:谓,说。与:吗。
曰:说。非:不是。
其:他,指后一个人。然:这样。
感悟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属心致志。 或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方可成功! 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8.文言文的学奕什么意思
孟子 弈:下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缴而射之.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谓,说.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其:他,指后一个人. 然:这样. 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 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 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 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 这样的。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 (现山 东邹县)。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后世将 他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 思想和个性修养 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弈秋(1),通国(2)之(3)善(4)弈者也。
使(5)弈秋诲(6)二人弈,其(7)一人专心 致志,惟弈秋之为听(8);一人虽(9)听之(10),一心以为有鸿鹄(11)将至,思援(12) 弓缴(13)而射之。虽与之(14)俱(15)学,弗若(16)之矣。
为(17)是其(18)智弗若与 (19)?曰(20):非(21)然(22)也。 (1)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2)通国:全国。 (3)之:的。
(4)善:善于,擅长。 (5)使:让。
(6)诲:教导。 (7)其:其中。
(8)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9)虽:虽然。
(10)之:指弈秋的教导。 (11)鸿鹄:天鹅。
(12)援:引,拉。 (13)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
(14)之:他,指前一个人。 (15)俱:一起。
(16)弗若:不如。 (17)矣:了。
(18)为:谓,说。 (19)其:他,指后一个人。
(20)与:吗。 (21)曰:说。
(22)非:不是。 (23)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