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选择题(高考备考文言虚词复习)

1.高考备考 文言虚词复习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古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C【小题5】⑴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够看见。

(2分)⑵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2分)⑶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3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众人:一般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B 连词,表转折(A代词,这些/助词,取独 C代词,书/代词,士大夫 D句末语气词/句中表停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A 判断句,其余句子为状语后置句,主要考查“于”的用法。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劝学》一文主要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5】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见者”译为看到的, (2) “圣、愚”译为“圣人、愚人”,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句读”译为“停顿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虚词,文言文,选择题,复习

3.怎样解答高考语文古文虚词选择题

要想在高考中准确解答古文虚词选择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足够的积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仔细审题,要辨清题目所指,是词的用法,还是词的意义,或者是意义和用法,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三、认真进行语法和语境分析,注意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词,不可马虎,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试以上海近年来的试题为例,给同学们作些具体的示范,希望能对广大高中生尤其是高考生有所帮助。 先看2007年秋考第19题: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第一步,审题。

题目要求是判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所以必须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分析,不可偏废。虚词用法相同,有时意义却不相同,比如“以”作介词用时,有“凭”、“拿”、“把”、“用”等不同意义,我们必须依据句子来辨析清楚。

第二步,调动积累。“以”常作介词来用,有“把、拿、用”,“依据、凭、靠”,“由于”等意思;“以”也常作连词,可以表并列(有时同“而”)、表因果(因为)、表承接(就)、表修饰、表目的(用来)等。

“以”有时作动词,是“认为”的意思。 第三步,具体分析。

A句,“作师说”的目的是“贻之”,所以,这个“以”是连词,意为“用来”。 B句中的“是”(此)是“并、冀之士”“异统”的原因,所以这个“以”也是连词,但意思却是“因为”(有人把这个“以”看作表原因的介词“由于”也无不可)。

C句“欲以(之)立身扬名耳”中省略的“之”,是“立身扬名”的条件或凭借,所以是介词“靠、凭”的意思。D句中“卜居清旷”的目的是“乐其志”,所以这个“以”是连词“用来”。

由此判定A和D意义和用法相同 再看2008年秋考第18题: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第一步,审题。此题只考虑用法,不涉及意义。

第二步,调动积累。“为”常用作介词,可以表对象,有“向”、“对”、“替”、“给”等意义;可以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可以表目的,是“为了”的意思。

也常作动词,有“是”、“做”、“任”等意思。有时还作名词用,是“行为”的意思。

如果“为”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词,如“何辞为?” 第三步,具体分析。依据古代汉语知识,可知直接跟在“所”后面的词,不是动词就是介词,例如“所作所为”、“所以”。

由此可以判定B句中的“为”是动词。A、C、D句中的“为”都与行为动作的对象有关,所以都是介词。

因此,选定B。 三看2008年春考第19题: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鲧窃帝之壤 B岂帝之所爱耶 C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D而唯异书之信 此题也只要考虑用法,而不论其意义,所以只要作出准确的语法分析,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A,“鲧窃帝之壤”中“窃”的宾语是“壤”,而这个“壤”是“帝之壤”。所以“帝之壤”是个偏正短语,“之”是结构。

B项“岂帝之所爱耶”中,“帝”为名词,“所爱”是动词,构成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处在主谓之间(这是按标准答案分析的,对此项有不同看法,这里就不讨论了)。 C项“学者之至于斯 ”是“恐”宾语,而这个宾语也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这个“之”也是处在主谓之间的。

而D项的“唯……之……”(“唯……是……”如“惟利是图“)是古文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这个“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这样,我们就准确地选出了B、C。

如果我们能够如此分析,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2009年秋考的第19题,选定C项,因为两句中的“为”都表判断,都是“是”的意思。 智康教育:领先的N对一个性化辅导、口碑好的家教品牌,提供奥数、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全科家教辅导,满足小学、小升初、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类人群课外补习需求。

4.高中语文必修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文言

50.怜 (1)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在哪里呢? 怜:同情 (2)自己命名为秦罗敷,身体可爱没人比得上。

怜:可爱 (3)男人也会爱惜它们的孩子吗? 怜:爱惜 (4)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 怜:爱戴 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5)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 怜:值得同情 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6)士兵在叫,函谷被攻占,楚国人一把 怜:可惜 火,可惜把阿房宫烧成焦土。 51.弥 (1)夜晚雪刚刚停了,小麦充满视野。

弥:满 (2)顺从它,它的欲望就增强;抗拒它,它就加急侵略的步伐。 弥:更加 (3)久病不治,已经病危将死。

弥:病危将死 (4)接着整个月都不下雨,老百姓才以此作为忧愁。 弥:经 52.莫 (1)到了晚上,月亮很亮。

莫:通“暮”傍晚 (2)除非像刘备这个人就没有可以抵挡曹操的人。 莫:没有 (3)一个人把守着关卡,一万个人也进不来。

莫:不会 (4)不如用我的长处去攻打别人的短处。 莫:不如 (5)现在你有这儿大的一棵树,担心它无用处为什 莫:通“漠”广大 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故土,大无边的旷野.(6)事体,事情。

不能分开解释。 莫:或许 53.乃 (1)你一定没有忘记你父亲的志向。

乃:你的 (2)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 乃:于是 (3)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

乃:竟然 (4)到了城墙的东面,只有二十八个骑兵。 乃:只 (5)如果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

乃:就是 54.内 (1)一会儿,从窗帘里面扔出一块纸。 内:里面 (2)然而像侍卫这样的臣子不敢在内部松懈。

内:内部 (3)现在将军您外表上假托顺从的名义,而内 内:内心 心却怀有犹豫不决的心思。(4)家里有一个高堂和两个老婆。

内;内室 (5)把守边关不要接纳诸侯。 内:接纳 (6)把狼放在袋子里。

内:放进 (7)百姓交纳粮食一千当,可以当任爵子一官职。 内:交纳 55.期(1)超过期限,根据秦朝的法律都要判砍首 期:日期,期限(2)好剑只期望它能够斩断东西 不期望它能够比的上莫邪 期:希望(3)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以说的了 期:周(年) (4)约定说: "晚上看到(树下)点起火就一齐放箭. " 期:约定,约会56.奇(1)用对待秦国的心去礼待天下罕见的人才 奇: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 奇:以……为奇,惊异(3)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奇:零数(4)现在如果违背了他的情意,恐怕这件事不太合适 奇:适宜,适合(5)这珍贵的货物可以积蓄 奇:珍贵的(6)如果魏军到来,我们就派出他们意料不到的军队来攻打它. 奇:使人不可测的 (7)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奇:佳,好,宜(8)怪物产生怪念头 奇:怪物,异物57.迁(1)应战、守城、迁都都来不及了 迁:迁移(2)终于在五国被灭之后也灭忙了,为什么呢 迁:灭亡(3)又升迁为太史令一职 迁:调动官职(4)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迁:贬滴,放逐58.请(1)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 请: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2)蔺相如捧着缶,请秦王击缶作为娱乐 请: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3)将士请示要去什么地方 请:请教,请示(4)于是设置酒宴去宴请他 请:宴请(5)愿意奉献十金 请:愿意(6)公子听说这个人,就前去问候他,想要送他厚礼,他不肯接受 请:诘见,诘问 (7)就邀请门客,准备了百余辆兵车,想率领着门客前去与秦军拼命 请:邀请 59.穷(1)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 穷:困窘,处境困难(2)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穷: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3)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穷:贫困(4)用尽我毕生的时光来治疗梅病啊 穷:穷尽(5)又向前走,想要走到那桃花林的尽头 穷:寻求到尽头(6)偏僻的里巷,狭小的房屋, 荒山, 湍急的河流 穷:僻,荒(7)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 穷:穷冬,严冬 而破裂却不知道60.去 (1)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去:离开 (2)我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到浔阳,疾病缠身 去:过去的 (3)替汉室除去 贼,清除污秽 去:除掉,去掉 (4)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 去:距离 (5)等昔日的豪华景象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 去: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6)被臣属所背叛的领导人,就是被“天”所丢弃的人 去:丢弃 (7)毫无顾忌的抱走了屋上的茅草跑入了竹林 去:前往 (8)将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离别的无限哀怨的消息传 去:越来越远 出,以扣合谜底“相送情无限 61.劝 (1)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 劝:劝说 (2)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劝:劝说,劝告 (3)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人就越受鼓励 劝:受到鼓励 62.却 (1)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却:退 (2)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他们 却:使退,击退 (3)总是推却就不恭。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虚词选择题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